[发明专利]一种干冰微粒处理器及干冰微粒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0465.7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0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基;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德瑞斯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8 | 分类号: | B02C23/08;B02C23/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6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冰 微粒 处理器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冰微粒处理器及干冰微粒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干冰微粒温度极低(-78℃),这样的低温使具有独特的热力学性能,影响粘附污垢的机械性能。由于干冰微粒与清洗表面间的温度差,在干冰微粒与材料接触时,发生热冲击现象,材料温度降低、脆性增大,发生物理变化,使干冰微粒能够将污垢层冲击破碎。
干冰清洗的特点在于干冰微粒在冲击瞬间气化,干冰微粒的动量在冲击瞬间消失。干冰微粒与清洗表面间迅速发生热交换,实现固体CO2迅速升华变为气体。干冰微粒在千分之几秒内体积膨胀近800倍,这样就在冲击点迅速膨胀挥发。由于CO2挥发掉了,干冰清洗过程没有产生任何二次废物,留下需要收集清理的只是清除下来的污垢。
干冰清洗不同于其他清洗方式,它喷射到被清洗物体,完成清洗任务后,已经变成为二氧化碳气体,不存在新增加污染介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处理的介质仅仅为被清洗物体上的积垢等废料,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清洗费用,同时也不用停工,保证了工程的正常运行。
很多常规的工业清洗方法,如喷沙等清洗方法不适宜,因为要污染清洗介质,形成新的废料,会增加更多的废料,给处理废料增加更大的工作量。干冰清洗优点在于干冰清洗可以降低停工工时;减少设备损坏;极有效的清洗高温的设备;减少或降低溶剂的使用;改善工作人员的安全;增进保养效率;减少生产停工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目前的干冰清洗由于干冰微粒的粒子直径较大,冲击时破坏力较大,仅能够针对精度要求低的设备进行清洗,而无法实现对精度要求较高的仪器或设备进行清洗。对精度较高的仪器或设备进行清洗时,所需的干冰微粒的粒径极小,在使用时需要先将干冰微粒进行打碎处理,然后再使用,而目前没有一种专门的设备能够实现干冰微粒打碎处理再使用,导致国内干冰清洗行业的微粒清洗一片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干冰微粒的粒子直径较大,破坏力大,无法实现对精度要求较高的仪器或设备进行清洗,导致国内干冰清洗行业的微粒清洗一片空白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干冰微粒处理器及其处理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干冰微粒处理器包括外壳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喉管和筛板,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分别设置在外壳体内,第一管道的一端与供料总成的出料口连接,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管道的一端垂直相贯通,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三管道的一端垂直相贯通,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出冰管连接,喉管设置在第一管道内,喉管包括两个圆锥管,两个圆锥管反向水平相对设置,两个圆锥管的尖端相贯通,两个圆锥管的大端的外侧边缘分别与第一管道的内侧壁固接,筛板垂直插装在第二管道上。
一种干冰微粒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外壳体位置:将外壳体设置在供料总成与出冰管之间,使得第一管道与供料总成的出料口连接,第三管道与出冰管连接;
步骤二:输送供料:开启供料泵将干冰微粒输送到外壳体中;
步骤三:第一次粉碎:干冰微粒在压力的作用下首先进入到第一管道内,在冲击到喉管中圆锥管的锥面侧壁时,进行干冰微粒的第一次粉碎;
步骤四:第二次粉碎:干冰微粒在经过第一管道后,进入第二管道的过程中,冲击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垂直相贯端面,进行干冰微粒的第二次粉碎;
步骤五:第三次粉碎:当干冰微粒进入到第二管道后,在冲击到第二管道内的筛板的筛面时,完成干冰微粒的第三次粉碎;
步骤六:第四次粉碎:干冰微粒在经过第二管道后,进入第三管道的过程中,冲击到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垂直相贯端面,进行干冰微粒的第四次粉碎;
步骤七:微粒输出:经过四次粉碎后的干冰微粒进入到第三管道中,由第三管道的另一端输出到出冰管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包含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处理器是在机器框架内安装,结合普通喷枪即可使用,无需通过改变喷枪的结构来实现;
2、本发明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成本;
3、本发明在使用中免维护,只要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即可连续工作若干小时,不会出现堵塞、冻结等不良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德瑞斯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德瑞斯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0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