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锅炉超低温烟气用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0478.4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4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力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驭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1/02 | 分类号: | C23F1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锅炉 超低温 烟气 用缓蚀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一种燃气锅炉超低温烟气用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按质量百分数计,将15~25%的水、10~20%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5~10%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50~60%的12~18个碳原子的烷基胺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50~55℃搅拌均质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中间产物;将10~30%的苯并三氮唑、20~30%的三亚乙基四胺以及40~70%的中间产物加入反应釜内,然后回流反应完全即可。本发明缓蚀剂加量极少,加药浓度为每小时60~100g/万方煤气,成本低。本发明使得锅炉外排烟气超低温余热,烟气温度从145℃左右降低到60℃左右或更低,回收工艺得以实现。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超低温烟气对引风机及烟道设备的腐蚀问题,最终实现节能减排、挖潜增效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锅炉超低温烟气用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莱钢有不同类型大小的锅炉16台,总吨位有1920吨/小时,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对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回收热量提升锅炉实际运行效益,降低能源动力厂锅炉排烟温度提升锅炉热效率提高发电量,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从技术、效益、安全等方面考虑整个锅炉运行每个环节,结合实际工况,研究在尾部烟道加装尾部烟气余热利用换热装置,将烟气温度从目前的145℃左右降低到60℃左右或更低具有重大意义。现有技术中是将145℃的烟气温度降温至120℃进行排放,这样浪费了热量,并且不符合国家排放政策。但是降低烟气温度,会使得烟气中水汽凝结,烧燃后产生的腐蚀性物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硫化物等)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在凝结水中形成酸性水膜,对烟气管道及后部设备,比如风机造成严重腐蚀。选择最终排烟温度降低至60℃,主要原因是烟气低温外排是国家产业政策方向,最终目标是60℃外排,有效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锅炉热效率,具有极大的节能减排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锅炉超低温烟气用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缓蚀剂能够有效防止超低温烟气中的腐蚀性介质对引风机和其它设备的腐蚀,最终实现节能减排、挖潜增效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气锅炉超低温烟气用缓蚀剂,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10~30%的苯并三氮唑、20~30%的三亚乙基四胺以及40~70%的中间产物,其中中间产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按质量百分数计,将15~25%的水、10~20%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5~10%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50~60%的12~18个碳原子的烷基胺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50~55℃搅拌均质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中间产物。
所述12~18个碳原子的烷基胺为十三烷胺、十四烷胺、十六烷胺、十六烷二胺、三己胺、二辛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物。
一种燃气锅炉超低温烟气用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百分数计,将15~25%的水、10~20%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5~10%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50~60%的12~18个碳原子的烷基胺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50~55℃搅拌均质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中间产物;
2)按质量百分数计,将10~30%的苯并三氮唑、20~30%的三亚乙基四胺以及40~70%的中间产物加入反应釜内,然后回流反应完全,得到燃气锅炉超低温烟气用缓蚀剂。
所述12~18个碳原子的烷基胺为十三烷胺、十四烷胺、十六烷胺、十六烷二胺、三己胺、二辛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步骤1)中搅拌的时间为1~1.5h。
所述步骤2)中回流反应的温度为40~50℃。
所述步骤2)中回流反应的时间为0.5~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驭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驭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04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