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性运动闭合性损伤的纯中药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0481.6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5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龙;赵艳;陈安进;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K36/896;A61K9/06;A61K47/4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庄树杰;王中云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急性 运动 闭合 损伤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运动闭合性损伤的纯中药组方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在运动过程中常会造成急性闭合性损伤。闭合性损伤就是受伤时,局部皮肤或粘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通常包括挫伤、扭伤、挤压伤等。运动造成的闭合性损伤,通常以软组织损伤居多。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急性软组织损伤属于“筋伤”的范畴。传统医学认为,外来暴力如扭、挫、压、撕、蹉等均可引起急性筋伤。《血证论》中指出,“凡是疼痛,皆淤血凝滞之故也”,《证治准绳》提出,“轻者、顿挫,气血瘀滞作痛,皆当导气行血而已”。近代中医骨伤名医石筱山强调,“初受之际,当理其所紊,调气血之循行,以安其络”,故在治疗时多着重于以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为主,结合兼证风寒湿邪,分别予温通经脉、驱风寒湿的治疗方法。
现代医学将软组织损伤分为钝挫伤、撕裂伤、贯通伤及混合伤。损伤后的病理表现包括微小血管损伤出血,局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神经兴奋性增高,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症状表现为充血、瘀斑、水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机制激活,血小板聚集,使血液流变学发生异常,微循环障碍。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愈合是分炎症期、修复期及塑形期3个阶段进行的。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性化瘀类中药可以控制过度的炎性反应,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及消肿,提高末梢神经的痛阈值。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已有许多治疗急性闭合性损伤的方药,均可起到活血散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但此类方药多为散剂,使用时肌肤渗透性差,影响疗效,且使用不便。另外,近年来市售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类中药产品,多为气雾剂,虽起效较快,但药效持久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运动闭合性损伤的纯中药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中医理论提炼出中药组方,并利用现代制剂技术制备成油/水型乳膏剂;各组分互相渗透,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中药标本兼治的作用;相比以往的中药方剂,其肌肤渗透性好,起效快,使用方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治疗急性运动闭合性损伤的纯中药乳膏,由下述原料组成:
其中,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数。
优选的是:原料组成为:
其中,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数。
治疗急性运动闭合性损伤的纯中药乳膏的性状:主料提取液和挥发油混悬于基质和乳化剂中,形成均匀的半固态,细腻,涂布于皮肤上不融化的稳定乳膏,不得检出大于180μm的粒子;不得检出致病菌。
所述治疗急性运动闭合性损伤的纯中药乳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主料制备
按重量份数称取四块瓦、血竭、乳香、没药和延胡索,粉碎至80~100目,按固液质量比1:6添加质量分数为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3h,合并提取液,水浴浓缩至剩余体积为添加乙醇量的1/15~1/20,得产物一,备用;
按重量份数称取川芎、蒲黄、当归和透骨草,粉碎至80~100目,按固液质量比1:6添加质量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3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剩余体积为添加乙醇量的1/15~1/20,得产物二,备用;
步骤2:辅料制备
按重量份数称取蓖麻油、液体石蜡、硬脂酸和单甘酯,混匀,加热至熔化,得基质,备用;
按重量份数称取质量分数为10%的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和甘油,混合后加入配量纯水,加热至溶匀后得乳化剂,备用;
步骤3:乳膏制备
将基质加入到乳化剂中,混匀,待温度降至45±5℃时,加入产物一,搅匀后,加入产物二,再搅匀后,加入配量香精,继续搅拌至均匀、稳定乳膏,得到治疗急性运动闭合性损伤的纯中药乳膏;
优选的是,对步骤3所得乳膏按照外用药物要求进行质量检验,不得检出大于180μm的粒子,不得检出致病菌;产品合格后即为治疗急性运动闭合性损伤的纯中药乳膏。
上述原料中:
四块瓦别名佳九留,四大天王,为金粟兰科植物宽叶金粟兰或报春花科植物重楼排草、狭叶排草的全草,味辛、苦,性温。《苗族医学》记载该药“散寒活血,止痛解毒”。《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该药“辛活血止痛,散瘀解毒”,“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04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斗式提升机
- 下一篇:一种可以种植花草的塑料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