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0699.1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6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庆;吴平;袁晓晶;郝树彬;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Q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溶胶 细菌 截留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菌截留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适用于对输液、输血器具用空气过滤器成品的细菌截留能力进行评价。
背景技术
目前,有几种评价气体过滤器截留能力的方法,包括液体细菌截留试验,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以及气溶胶病毒截留试验。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是首先将细菌悬液气溶胶化,然后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挑战的试验方法。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不如液体细菌截留试验严格,但是的确能代表空气过滤器被挑战的真实情况。
由于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为破坏性试验,方法较为复杂,且对试验条件和人员操作要求高,一般不适用于空气过滤器的常规质量控制,所以目前还没有通过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来进行空气过滤器细菌截留能力评价的装置以及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该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通过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来评价气体过滤器的细菌截留能力,用于评价输液、输血器具用空气过滤器是否满足临床需要的通用要求,试验结果的准确度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微生物气溶胶的气溶胶室、用于装载供试空气过滤器的样品挑战组件、对透过供试空气过滤器的细菌进行收集的采样器和驱动微生物气溶胶流动的抽吸系统;所述气溶胶室内设有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所述的抽吸系统包括负压泵和管路。
所述管路包括一路阳性对照支路和多路样品测试支路,阳性对照支路和多路样品测试支路在一端汇集到一个总管路上并通过总管路连接负压泵,阳性对照支路和多路样品测试支路在另一端分别与气溶胶室相连通。
阳性对照支路和每一路样品测试支路上均设有一个样品挑战组件和一个采样器,采样器与气溶胶室之间的管路为进气管路,采样器与负压泵之间的管路为抽吸管路;所述阳性对照支路上的样品挑战组件设置在抽吸管路上,所述样品测试支路上的样品挑战组件设置在进气管路上。
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使细菌挑战悬液气溶胶化,产生平均颗粒直径约为3.0μm的气溶胶颗粒。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气溶胶室为正方体状的箱子,气溶胶室采用透明材料制作。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气溶胶室以便于观察其内部气溶胶形成,同时,气溶胶室应耐受消毒处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气溶胶室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口处装有空气过滤器,气溶胶室的内部设有风扇。通气口适宜设置在气溶胶室的顶面上,装有空气过滤器的通气口用于平衡气溶胶室内的压力;风扇适宜设置在气溶胶室内部与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相对的侧壁上,风扇用于均匀分散气溶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在所述总管路上设有一气体平衡管道,气体平衡管道在一端与总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气体平衡管道、阳性对照支路和每一路样品测试支路上分别设有一个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气体平衡管道上的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用以调节总流量,阳性对照支路和每一路样品测试支路上的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用以调节和指示各路流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阳性对照支路和每一路样品测试支路上分别设有一个终端过滤器,所述终端过滤器设置在采样器和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之间。终端过滤器用于过滤抽吸气流中的水分以及可能的挑战微生物,以保护后续的抽吸设备以及保证环境和人员安全。另外,终端过滤器还能对采样器中逸出气泡引起的压力波动进行缓冲,从而稳定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中的浮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样品挑战组件包括一个套筒,套筒在一端与所处的管路相连通,套筒在另一端开口;套筒的开口端设有将所述开口封闭的封底,所述的封底呈凹槽状,套筒另一端的管路穿过封底伸入套筒内部用于装载供试空气过滤器;封底与套筒的配合处设置有密封垫。样品挑战组件用于装载供试空气过滤器,使供试空气过滤器从接触预期使用环境的一侧向另一侧经受挑战。供试空气过滤器装在上述穿过封底伸入套筒内部的管路的端部,从而使供试空气过滤器位于套筒的内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采样器为液体撞击采样器,液体撞击采样器包括采样瓶,采样瓶的内部设有收集液,采样瓶的顶端开口处设有密封盖;一根采集管穿过密封盖的顶端延伸至收集液内,采集管位于采样瓶外部的一端设有采集口,采集口与所述进气管路相连通;密封盖的侧面设有抽气口,抽气口与所述抽吸管路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未经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0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