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底壳放油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1355.2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熊泉根;张宏伟;李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4 | 分类号: | F01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10150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底壳放油阀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测试的油底壳放油阀装置,包括具有一体式结构的阀壳和设置于阀壳一侧的用于与油底壳密封连接的阀座,阀壳上密封插装有放油口接头,阀壳内安置有控制放油口开闭的阀门部件,放油口接头与阀座设置于阀壳的异侧。阀壳直接与油底壳密封且将放油口接头直接插装于阀壳,从总体结构上减少了整个机油测试装置放油端各连接装置之间对接的密封面,由于密封面的减少,可能出现的机油漏点也减少,改善了机油测试装置的密封性能,采用一体式的结构,取消了连接管,避免了连接管中残留机油的情况,令机油油量的测试更加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制造及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测试的油底壳放油阀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制造及测试技术领域内,常需要对发动机的机油进行测试,以获得机油耐久度、机油的平均消耗量等方面的数据,以给出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更换新机油的适合方案,如:该技术可延伸至车辆5000至10000公里发动机保养时更换新机油之用。
在机油测试中,发动机台架试验时机油的取样、机油消耗量测试均在热机状态下进行,一个耐久试验,机油取样频次平均可达十多次;而机油消耗量测试对放油状态、机油温还有特殊要求,例如:机油消耗量测试到达换油时间点,退出试验程序,调整发动机运行工况,待机油温度满足规定要求时,怠速一定时间之后停机;将放油容器放置在用于放油的阀门下方,开始放油并计时,放油规定时间后,关闭阀门,使用无纺布擦拭阀门上的残余机油及可能的通过其他方式滴洒出的机油;称量放油容器质量mpen′,称量无纺布质量记为mbu′;放油之前先预先称量放油容器和无纺布质量,分别计为:mpen、mbu;通过放油容器前后质量差值和无纺布前后质量差值,计算出本次放出机油质量Mdis1=(mpen′-mpen)+(mbu′-mbu)。
然而,发明人发现目前测试中常用的放油阀方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与储存机油的油底壳衔接的油底壳接头、放油阀连接管接头、连接管、放油阀前接头、放油阀门和放油阀后接头依次连接的结构,这种结构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进行密封的连接点较多,并且放油阀、接头及管路的密封性不够好,机油残余、滴洒量、泄漏量较多,即便采用无纺布吸收外泄的机油也很难将泄漏的机油完全吸收,所以密封性差的问题常常影响到机油取样、机油消耗量测试的精确性,此外连接管内容易存积机油,以上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机油测试结果可信度低,严重的情况下还需重新进行测试实验,大大浪费了人力物力,增加了机油测试的成本。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发动机机油测试选用阀门等装置结构存在缺陷,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测试的油底壳放油阀,该油底壳放油阀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发动机机油测试选用阀门等装置结构存在缺陷,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测试的油底壳放油阀装置,包括具有一体式结构的阀壳和设置于阀壳一侧的用于与油底壳密封连接的阀座,阀壳上密封插装有放油口接头,阀壳内安置有控制放油口开闭的阀门部件,放油口接头与阀座设置于阀壳的异侧。
优选地,上述油底壳放油阀装置中,阀门部件包括用于驱动阀球转动的手柄,和用于在阀门部件关闭状态下锁定手柄位置的锁紧结构。
优选地,上述油底壳放油阀装置中,阀门部件包括设置于阀壳内与手柄一体转动的锁栓,阀壳上设置有与锁栓配合将手柄与阀壳相对位置固定的锁槽,阀门部件还包括用于解锁的解锁结构。
优选地,上述油底壳放油阀装置中,阀门部件包括容置于阀壳内的中空的阀杆,阀杆直接驱动阀球转动;阀杆内还设置有垂直于其转动中轴的可动的锁栓,阀杆上设置有供锁栓穿过的通孔,阀门部件关闭状态下,阀壳正对锁栓的位置设置有供锁栓穿入的锁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13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底壳组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消音排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