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防控斑翅果蝇危害的诱杀装置及其诱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2259.X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3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塞斯文;高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11321 | 代理人: | 李洪群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防控斑 翅果 危害 诱杀 装置 | ||
1.一种有效防控斑翅果蝇危害的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含有挥发成分的引诱剂;
b.用于承载引诱剂并具有孔的容器;
c.涂覆在容器外表面上且不溶于水的杀虫剂,其中,
所述引诱剂包括米酒、醋、糖蜜和水,它们的配比依次为1:2:1:4,其量为100ml-400ml;
所述杀虫剂为菊酯类杀虫剂,其中配入浓度为0.1%的植物油和乙醇;
所述容器为由具有防水性能及抗紫外线氧化性能的材料制成的瓶子、袋子、桶、盒子、板材件;
所述容器上的孔为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并且所述孔的累计横截面面积为1cm2-50cm2;以及
所述容器的外表面面积为300cm2-2500c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防控斑翅果蝇危害的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材料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防控斑翅果蝇危害的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是可组装的或者可折叠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防控斑翅果蝇危害的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菊酯类杀虫剂是下列的一种或多种:溴氰菊酯、α-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精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氰戊菊酯。
5.一种诱杀斑翅果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效防控斑翅果蝇危害的诱杀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225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