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纳米铝粉的喷雾造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2336.1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8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利;纪松;郝洁;钱坤明;王志锋;张延松;黄敬晖;丁昂;余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4 | 分类号: | B01J2/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张群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纳米 喷雾 方法 | ||
1.一种活性纳米铝粉的喷雾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高活性纳米铝粉的收集:将制备的具有新鲜表面的纳米铝粉收集密封于不含羟基的有机溶剂中,避免纳米铝粉与环境直接接触;
(2)纳米铝粉悬浮液的制备:将端羟基聚丁二烯及甲苯二异氰酸酯加入丙酮中并置于超声波分散器中,在搅拌作用下水浴加热;搅拌均匀后向该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并继续搅拌2~4h,然后将步骤(1)收集的高活性纳米铝粉加入该反应体系中,继续在搅拌作用下水浴加热4~6h即可;
(3)对纳米铝粉悬浮液进行喷雾造粒:将纳米铝粉悬浮液转移到喷雾造粒机的进料罐中,开启喷雾造粒机的真空泵抽真空保证造粒系统内氧气含量不高于0.5%;启动风机和加热器,当进风口温度达到160~190℃并稳定时,开启供料泵进料,纳米铝粉悬浮液通过供料泵通入造粒塔中通过雾化器进行喷雾造粒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纳米铝粉的喷雾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不含羟基的有机溶剂为正癸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纳米铝粉的喷雾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聚丁二烯与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总添加量为纳米铝粉质量的15~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纳米铝粉的喷雾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聚丁二烯与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体积比为(1~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纳米铝粉的喷雾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水浴加热的温度为5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纳米铝粉的喷雾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纳米铝粉的喷雾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雾化器的喷口直径为0.3~0.8mm,雾化器的喷雾气压为0.20~0.40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纳米铝粉的喷雾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供料泵的进料蠕动泵转速为15~30r/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纳米铝粉的喷雾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造粒完成后,关闭风机及加热器、停止供料泵供料,但保持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工作,当喷雾造粒机内的温度回到常温后进行造粒铝粉的收集和有机溶剂的回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性纳米铝粉的喷雾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冷却循环系统中循环液体的温度为-4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未经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23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