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2679.8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9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刘红;周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久港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3/72 | 分类号: | A62C13/7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63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筒 泄爆口 壳腔 筒侧壁 有效地 灭火器 泄爆 遮挡 存储 冷却剂 大气相通 可滑动地 灭火药剂 前后方向 筒内压力 内表面 前端筒 外侧壁 爆燃 侧壁 气压 爆炸 伤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火器,包括外壳、插设在外壳壳腔内的内筒,该内筒包括沿前后方向插设在外壳壳腔内的存储有灭火药剂的第一内筒、可滑动地套设在第一内筒前端筒侧壁上的存储有冷却剂的第二内筒,内筒还包括开设在第一内筒筒侧壁上的泄爆口、设于第二内筒筒侧壁上的可遮挡在泄爆口上或远离泄爆口的遮挡部,泄爆口位于外壳的壳腔内,外壳的壳腔内表面与第一内筒的筒外侧壁间构成与大气相通的泄爆腔。通过在第一内筒的筒侧壁上开设泄爆口,有效地防止了内筒因筒内压力过高而发生爆炸爆燃的情况,同时将泄爆口设置在外壳的壳腔内,有效地防止了内筒中的气压直接从泄爆口中泄爆出去对使用人员及周围环境造成伤害的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火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灭火器应用较为广泛,虽然便携式灭火器的结构小,但有些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压力积聚过大而发生爆炸、爆燃的情形,从而会使灭火器产生强大的后座力,伤及使用人员,同时,爆燃爆炸过程中会产生碎片或其喷口处的物件脱离本体,对周围的人身、财产带来意外的伤害。如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当内筒中的药柱发生爆燃时,由于其喷口小,热气溶胶气体就会在筒体内急速积聚,筒体内的压力会急骤升高,于是热能转换成巨大的动能,作用在筒体上,一部分沿着喷口方向将筒盖向前冲开,同时另一部分就作用在筒体上产生反方向的后座力,其作用于使用人员身上就会带来严重的人身伤害,另外冲出去的筒盖由于其冲力较大也会在脱离筒体后给周围的人或物造成意外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火器,该灭火器将内筒设置成相互套合的第一内筒与第二内筒,且在第一内筒的筒侧壁上开设泄爆口,使得在灭火器使用时,当内筒中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泄爆口打开,降低内筒中的压力,同时,该泄爆口位于外壳壳腔内,使得,泄爆时,气体不会直接喷射到环境中对使用人员及周围环境造成伤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火器,所述灭火器包括外壳、插设在所述外壳壳腔内的内筒,所述内筒包括沿前后方向插设在所述外壳壳腔内的存储有灭火药剂的第一内筒、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内筒前端筒外侧壁上的存储有冷却剂的第二内筒,所述内筒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内筒筒侧壁上的泄爆口、设于所述第二内筒筒侧壁上的可遮挡在所述泄爆口上或远离所述泄爆口的遮挡部,所述泄爆口位于所述外壳的壳腔内,所述外壳的壳腔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内筒的筒外侧壁间构成与大气相通的泄爆腔。
优选地,所述灭火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壳腔内的位于所述内筒后端上的启动装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灭火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外壳前端上的壳帽,所述第二内筒的前端部收容在所述壳帽的内腔中。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启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的启动器、设于所述启动器后端上的启动按钮,所述壳帽的前端固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可配合地插设在所述外壳的壳腔中抵压在所述启动按钮的后端上。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壳腔内表面上还固设有多根可抵挡在所述第一内筒筒外侧壁上的凸肋,所有所述凸肋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壳体外周面上还设有若干凸筋,所有所述凸筋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二内筒具有静止状态与泄爆状态,当所述第二内筒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第二内筒静止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前端筒外侧壁上,所述遮挡部遮挡在所述泄爆口上;当所述第二内筒处于泄爆状态时,所述第二内筒沿所述第一内筒的长度方向向前滑移,所述遮挡部远离所述泄爆口,所述灭火器还包括用于切换所述第二内筒工作状态的控制机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内筒与所述第二内筒间的保险铜细栓,所述保险铜细栓的两端可分别依次穿设通过所述第一内筒的筒侧壁、所述第二内筒的筒侧壁后固定在所述第二内筒的筒外侧壁上或与所述第一内筒、所述第二内筒相脱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筒与所述第二内筒间还设有用于两者密封的密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久港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久港消防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2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步态调整式跑步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泄爆口的便携式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