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等效惯性质量阻尼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3478.X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6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鹿磊;吕西林;周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等效 惯性 质量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等效惯性质量阻尼器,属于工程结构消能减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结构体系受到外界动力荷载激励时,传统结构体系通过非线性变形和损伤来消耗输入能量;带有阻尼器等消能减振装置的结构体系可以通过阻尼器消耗一部分输入能量。阻尼器的耗能能力与其两端的相对位移或者速度正相关。但是传统阻尼器,由于具有一定的正刚度,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阻尼器两端的相对位移及相对速度。与此同时,有研究指出半主动控制阻尼器的优势来源于其控制算法可以实现拟负刚度;由于在现实中实现真正的负刚度具有一定困难;本发明通过滚珠螺母/螺杆将阻尼器两端平动转化成转动质量的高速转动,获得较大转动惯性质量从而得到等效负刚度;并根据连接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预先设定转动质量的大小和耗能构件的粘滞系数至理论最优值;当耗能元件内填充MR液体时,可以通过控制算法实现根据结构实时状态,调整阻尼器粘滞系数至实际最优值。以上特点,保证了该型阻尼器数倍于传统油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和良好的鲁棒性;可以有效地减小主体结构在受激励时的损伤并减少修复难度,具有现实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等效惯性质量阻尼器。
本发明通过滚珠螺母/螺杆将阻尼器两端平动转化成转动质量的高速转动,获得较大转动惯性质量,从而得到明显的等效负刚度;利用活塞剪切粘滞液体(硅油或者MR液体)消耗输入能量;当采用MR液体作为粘滞液体时,根据结构状态实时调节MR液体的粘滞系数,改变其耗能大小,调整阻尼器粘滞系数至最优值。该型阻尼器由于具有负刚度的特性,可以提供数倍于传统油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和良好的鲁棒性。本发明传动概念清晰,传力路径简洁,制造工艺简单,性价比高。
本发明提出的旋转等效惯性质量阻尼器,包括平动/转动转换装置、转动质量、耗能元件、套筒和基座,平动/转动转换装置包括滚珠螺杆和滚珠螺母,耗能元件包括活塞、硅油或MR液,基座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左腔室内安装转动质量,右腔室内安装活塞;滚珠螺杆贯穿于左腔室和右腔室内,且一端伸出左腔室;转动质量套于滚珠螺杆外,滚珠螺杆伸入右腔室的一端连接活塞,滚珠螺杆与转动质量之间设有滚珠螺母,滚珠螺杆的左右平动,通过滚珠螺母使左腔室中的转动质量产生高速旋转,产生较大的等效惯性质量;右腔室内充满硅油或MR液;当耗能元件中填充硅油时,为一种被动控制阻尼器;当耗能元件中填充MR液时,为一种半主动控制阻尼器。
本发明中,所述转动质量两边装有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位于左腔室内两侧,可以有效的传递推力,并保证转动质量的旋转;所述转动质量两侧安装有滚珠导轨,确保转动质量转动时不发生摇摆。
本发明中,所述滚珠螺母位于转动质量中间部分,保证转动质量转动时的平衡。
本发明中,所述转动质量采取可拼装形式,以方便根据连接系统特性进行调节转动质量的大小。
本发明中,活塞圆盘中开有四个小孔;当填充粘滞液体为MR液时,活塞圆盘上缠有线圈并接入控制电路。
本发明中,当采用被动控制阻尼器时,可以预先设定阻尼器最优转动质量以及耗能构件的等效粘滞系数;当采用半主动控制阻尼器时,可以预先设定阻尼器最优转动质量,并根据系统情况实时调节MR液的等效粘滞系数。与一般技术的阻尼器及现有外杯旋转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可以实现拟负刚度;
2)可以根据所连接系统的模态特性,预先设定最优的转动质量和粘滞液体粘滞系数;
3)当采用MR液体作为粘滞液体时,可以根据结构实时状况调节阻尼器粘滞系数的大小,实现阻尼器参数最优取值;
4)本发明由于具有负刚度的特性,可以提供数倍于传统油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和良好的鲁棒性;
5)惯性质量元件与耗能元件分开设计,保证了阻尼器分工的明确和参数设定的灵活性。传动概念清晰,传力路径简洁,制造工艺简单,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旋转等效惯性质量阻尼器被动控制方案剖面大样图;
图2是本发明旋转等效惯性质量阻尼器半主动控制方案剖面大样图;
图3是本发明旋转等效惯性质量阻尼器活塞大样图;
图4是本发明阻尼器力-位移曲线。
图中标号:1为第一止推轴承,2为转动质量,3为第二止推轴承,4为滚珠螺杆,5为滚珠螺母,6为活塞,7为基座,8为硅油,9为控制电路,10为线圈,11为孔洞,12为磁流变MR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34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