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和分发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4189.1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1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寇立涛;崔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星网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小粤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分发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和分发的方法及系统,适用于域模式下的全网计算机系统,全网计算机系统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上层应用变更客户端的原始配置数据后,获取变更后的变更配置数据,并将变更配置数据存储到服务器中;根据变更配置数据的属性信息和客户端的客户唯一标志符获得变更配置数据与客户端的分发对应关系;根据分发对应关系将变更配置数据传输到相应的客户端。其使上层应用与配置数据分发过程分离,减少上层应用与配置数据分发时内部复杂逻辑的相关耦合度,提高了软件的开发效率,同时其使得计算机管理人员对整个企业内所有计算机进行配置管理的复杂度降低,计算机管理人员的维护时间减少,节约了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和分发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个企业的内网环境中,如果想对整个企业的所有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则需要对每台计算机都分发一份配置管理数据,这样企业就能根据每台计算机分发的配置管理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但是如果让公司的计算机管理员一台台计算机的进行设置,在计算机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十分不可行,一个企业内不可能分配那么多管理员天天盯着配置管理数据,并且这样设置效率非常低。
为避免这种情况,一种通用的做法就是让企业内所有计算机连接到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器上,并将企业内所有的计算机进行树型分组,然后管理人员在服务器端对每个分组的计算机进行信息配置,如果要对组中的计算机进行细分管理,则需建立这个组中的子组,子组的配置信息通常需要额外重新定义。还有一些配置信息所有的计算机都需要进行配置,这样就需要在每个组上进行重新操作定义,没有一个简单便利的操作模式。客户端接收到配置信息并落地后,会把落地后的配置信息作为变更消息内容发送回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变更消息后将其中的配置信息与服务器中相应的配置信息进行比较检验,如果完全一样则将服务器端的配置信息状态设置已发状态,否则设为未发状态并继续分发。
但是,对计算机以分组的方式配置信息存在以下缺点:在网络管理软件开发层面上,应用层开发时需要了解不同业务功能的不同信息配置方式,来针对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型进行不同的开发处理工作,既繁琐又易出错;在客户端计算机数量非常大的网络中,服务器在进行配置信息下发时,需要频繁的读取和修改磁盘上存储的整个配置信息,会导致分发性能下降;由于是网络模型,必然存在单方不工作、分发不及时、超时等不完全同步的状态,因此需要有大量的数据校验比对等操作,导致相同数据重复在网络中传送,造成不必要的网络宽带占用问题,或者接收端运行过程中数据被破坏而产生的潜在风险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分发的方法及系统。
为达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和分发的方法,适用于域模式下的全网计算机系统,所述全网计算机系统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中的配置数据通过所述服务器配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上层应用变更所述客户端的原始配置数据后,获取变更后的变更配置数据,并将所述变更配置数据存储到所述服务器中;
根据所述变更配置数据的属性信息和客户端的客户唯一标志符获得所述变更配置数据与所述客户端的分发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分发对应关系将所述变更配置数据传输到相应的所述客户端;
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数据唯一标识符,数据版本号和数据类型。
作为一种可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变更配置数据的属性信息和客户端的客户唯一标志符获得所述变更配置数据与所述客户端的分发对应关系,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变更配置数据的所述数据类型,所述数据类型包括组类型,共享类型和私有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星网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星网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41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TCP/IP网络总线报警系统
- 下一篇:易于寻找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