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火阻燃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4603.9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2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柯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迈特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8 | 分类号: | B32B5/08;B32B27/02;B32B27/30;B32B27/34;B32B9/02;B32B9/00;B32B7/12;B32B27/16;B32B33/00;B32B38/08;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7 | 代理人: | 赵慧 |
地址: | 3626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火 阻燃 抗菌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防火阻燃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腈氯纶织物层和粘合在腈氯纶织物层内层的复合织物层;其中所述腈氯纶织物层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纱为腈氯纶纤维,所述第一纬纱由腈氯纶纤维和芳纶纤维混纺编织制得,所述腈氯纶织物层经过改性液Ⅰ浸润处理;所述复合织物层由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经过改性液Ⅱ改性处理,所述第二经纱为桑蚕丝纤维,所述第二纬纱为竹炭纤维;
其中,所述改性液Ⅰ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三聚氰胺5-8份、三乙醇胺2-4份、纳米二氧化硅10-20份、2,4,4’-三氯-2’-羟基二苯基醚5-7份、聚乙二醇10-18份、柠檬酸10-14份、水200-300份;所述改性液Ⅱ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β-1,4-聚-葡萄糖胺5-6.8份、棕榈酸异辛酯1.2-3.6份、荷荷巴油0.5-1.6份、薄荷精油0.2-0.5份、柠檬酸5-9份、聚乙二醇15-25份、碳酸钠5-10份、水180-190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阻燃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腈氯纶纤维和芳纶纤维混纺编织制成第一纬纱,再与第一经纱腈氯纶纤维相互编织得腈氯纶织物基础层;
步骤二,按照重量份数计,将所述5-8份三聚氰胺、2-4份三乙醇胺、10-20份纳米二氧化硅、5-7份2,4,4’-三氯-2’-羟基二苯基醚、10-18份聚乙二醇依次加入200-300份水中,加热至50-60℃搅拌均匀,再用10-14份柠檬酸调节pH至5-6,即得所述改性液Ⅰ,后将步骤一所得腈氯纶织物层基础层置于其中浸渍,二浸二轧,轧余率为90%,后于130-140℃下烘干,后经定型、冷却即得所述腈氯纶织物层;
步骤三,按照重量份数计,将5-6.8份β-1,4-聚-葡萄糖胺、1.2-3.6份棕榈酸异辛酯、0.5-1.6份荷荷巴油、0.2-0.5份薄荷精油、5-9份柠檬酸、15-25份聚乙二醇和5-10份碳酸钠依次加入180-190份水中,升温至45-50℃搅拌均匀,待自然冷却,即得所述改性液Ⅱ;
步骤四,将所述桑蚕丝纤维和竹炭纤维同时浸渍到步骤三所得改性液Ⅱ中,升温至40-45℃,持续浸渍30-40min,烘干;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桑蚕丝纤维即第二经纱、竹炭纤维即第二纬纱相互编织即得所述复合织物层;
步骤六,将步骤五所得复合织物层粘合在步骤二所得腈氯纶织物层的内层,记得所述防火阻燃抗菌面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阻燃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纱中腈氯纶纤维所占比例为35-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火阻燃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纱中腈氯纶纤维所占比例为38%。
5.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阻燃抗菌面料在消防员防护服面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迈特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迈特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46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