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核桃仁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5308.5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1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千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千林 |
主分类号: | A23L25/00 | 分类号: | A23L25/0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仁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酱核桃仁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核桃仁,又名胡桃仁、胡桃肉,为胡桃科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果皮,晒干,再除去核壳及木质隔膜。种仁多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完整者类球形,由二瓣种仁合成,皱缩多沟,凹凸不平。外被棕褐色薄膜状的种皮包围,剥去种皮显黄白色。质脆,子叶富油质,子叶味淡,油样,种皮味涩,以色黄、个大、饱满、油多者为佳。
核桃仁的作用:核桃仁富含丰富的营养素,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核桃仁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脂,食用后不但不会使胆固醇升高,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可作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滋补品。这些油脂还可供给大脑基质的需要,核桃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锌和锰是脑垂体的重要成分,常食有益于脑的营养补充,有健脑益智作用。
核桃仁的营养价值高,用于加工成酱核桃仁可实现对核桃原料的综合利用,食用方便,且便于储存,提高其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核桃不易贮藏的问题,提供一种酱核桃仁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酱核桃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15千克核桃仁、1.2千克甜面酱、0.8千克桂花酱、30千克蔗糖、0.85千克精盐、1.5千克芝麻油、1千克饴糖为配方,加工工艺流程为原料选择、制核桃仁、淋酱糖、淋面糖、冷却、包装、成品,具体操作步骤为:
A原料选择:选用不生虫、不走油、无哈败味的核桃仁;选用口味醇正、有酱香气的甜面酱;选用清香、气味正常的桂花酱;选用色佳味正的玉米饴糖;
B、制核桃仁:先将核桃仁在75℃的水中浸5-8分钟,捞出沥干,再放入200-220℃的芝麻油中炸1-2分钟;
C淋酱糖:
a.熬糖浆:将15%蔗糖入锅,加入清水,蔗糖与水的比例为3:1,加热熬制,熬制温度达到110-125℃,再加入精盐;
b.加甜酱:待糖浆能拉成丝时,加入甜面酱和桂花酱,搅拌均匀;
c.淋酱糖:用熬好的酱糖液均匀地淋裹核桃仁,速度不可过快;
D、淋面糖:
a.用余下的蔗糖加水熬制成糖浆,再加入饴糖;
b.糖浆温度达108℃时即可淋裹面糖,边淋边熬,使糖温继续升高,最后淋糖时的糖浆温度在110-120℃,使核桃仁裹糖均匀;
E、冷却、包装:自然冷却至室温,立即用食品袋包装,即为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呈黄色,糖衣与核桃仁紧密结合,口感香甜酥脆,具有核桃特有的香脆风味,搭配上清香的桂花酱,提高成品营养价值;本产品食用方便,老少皆宜,既能健脑益智,又能防抗衰老,是一种美味可口,营养保健的休闲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酱核桃仁的加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A原料选择:选用不生虫、不走油、无哈败味的核桃仁;选用口味醇正、有酱香气的海天酱;选用清香、气味正常的玫瑰酱;选用色佳味正的大麦饴糖;
B、制核桃仁:先将核桃仁在95℃的水中浸2-3分钟,捞出沥干,再放入160℃的大豆油中炸2-4分钟;
C淋酱糖:
a.熬糖浆:将20%麦芽糖入锅,加入清水,麦芽糖与水的比例为5:1,加热熬制,熬制温度达到130℃,再加入精盐;
b.加甜酱:待糖浆能拉成丝时,加入海天酱和玫瑰酱,搅拌均匀;
c.淋酱糖:用熬好的酱糖液均匀地淋裹核桃仁,速度不可过快;
D、淋面糖:
a.用余下的麦芽糖加水熬制成糖浆,再加入饴糖;
b.糖浆温度达98℃时即可淋裹面糖,边淋边熬,使糖温继续升高,最后淋糖时的糖浆温度在102-108℃,使核桃仁裹糖均匀;
E、冷却、包装:自然冷却至室温,立即用食品袋包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2:
一种酱核桃仁的加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A原料选择:选用不生虫、不走油、无哈败味的核桃仁、杏仁;选用口味醇正、有酱香气的鸡蛋酱;选用清香、气味正常的樱花酱;选用色佳味正的小麦饴糖;
B、制核桃仁:先将核桃仁、杏仁在100℃的水中浸1-2分钟,捞出沥干,再放入260℃的芝麻油中炸30s;
C淋酱糖:
a.熬糖浆:将20%红糖入锅,加入清水,红糖与水的比例为5:1,加热熬制,熬制温度达到130-135℃,再加入精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千林,未经李千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53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人机界面的开关门曲线修改方法
- 下一篇:防空洞加固后继续使用的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