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定流水线时间量值的校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6021.4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2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卢达;赵莎;林繁涛;白静芬;陈松方;宋晓卉;白璋;李华;曾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定 流水线 时间 量值 校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校准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检定流水线时间量值的校准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电能表时间值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供用电双方的利益。阶梯电价的实施,对智能电能表时间量值统一和准确可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省检定流水线作为智能电能表时间量值准确性的检定装置,其时间值的准确度和稳定度对智能电能表时间值的统一和准确起着决定性作用。
目前,检定流水线依靠卫星单向授时或NTP网络授时获得时间,时间量值没有检定或校准,各检定流水线的时间标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原子钟或高精度晶振对环境有很高要求,若采用搬运钟的方式校准检定流水线的时间设备会对原子钟或高精度晶振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建立时间频率校准装置,采用卫星共视的方法实现时间量值的校准及溯源,可以有效解决检定流水线时间量值校准的问题,保证智能电能表时间值的准确和统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定流水线时间量值的校准系统,能够对异地时钟进行远程校准对时,不需搬运,同时校准结果可以溯源到国家时间频率基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检定流水线时间量值的校准系统,包括标准试验室卫星接收机、标准试验室铯原子钟、标准试验室微跃计、标准试验室精密计数器、标准试验室数据处理系统、被测实验室卫星接收机、被测实验室被测原子钟、被测实验室微跃计、被测实验室精密计数器和被测实验室数据处理系统;所述卫星接收机接收锁定的卫星信号产生1pps的秒脉冲信号,所述铯原子钟在本地产生高精度稳定的1pps的秒脉冲信号,所述卫星接收机产生的秒脉冲信号与铯原子钟产生的秒脉冲信号同时接入精密计数器进行比较,经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运算处理得出标准试验室铯原子钟与卫星时钟时间的差值和被测实验室被测原子钟与卫星时钟时间的差值;所述标准试验室数据处理系统与所述被测试验室数据处理系统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互换并分别通过精密计数器对所述微跃计输入修正值对所述标准试验室铯原子钟和被测实验室被测原子钟进行调节。
所述标准实验室和所述被测实验室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地方。
所述标准实验室和所述被测实验室利用GPS卫星导航系统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卫星共视比对。
所述标准实验室和所述被测实验室同时接收卫星信号,不受卫星钟误差及传播路径影响。
所述卫星接收机具有16个通道,所述标准实验室地和所述被测实验室地同时观测多颗卫星实现连续无间断比对。
所述标准时钟与卫星时钟时间的差值与所述被测时钟与卫星时钟时间的差值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值就是被测时钟与标准时钟的时间差;所述被测时钟将时间差修正值输入所述被测试验室微跃计对所述被测时钟进行微调以更接近于标准时间;甲地实验室标准时钟通过与上级标准比较,将所得测量结果输入标准实验室微跃计对标准时钟进行调整。
和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异效果
1、本发明技术方案利用卫星共视的方式实现电力系统计量生产流水线时间量值的溯源和比对,实现了计量生产流水线时间值的远程校准;
2、本发明技术方案卫星共视可以借助于GPS卫星导航系统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校准量值可以溯源到国家时间基准;
3、本发明技术方案保证智能电能表时间值的准确和统一;
4、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智能电表电量计费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校准系统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例的发明提供一种检定流水线时间量值的校准系统,包括如图1所示,甲地卫星接收机,甲地铯原子钟,甲地微跃计,甲地精密计数器、甲地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乙地卫星接收机,乙地被测原子钟,乙地微跃计,乙地精密计数器、乙地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60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