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相对位置度量的网络异常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6834.3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2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焕娜;胡航宇;胡光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王伟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相对 位置 度量 网络 异常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对位置度量的网络异常检测方法,对骨干通信网络中的流量进行采样;引入香农熵对采样数据进行预处理;引入z得分的相对位置度量方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计算;搭建基于香农熵值的z得分图谱;利用香农熵变化结合z得分图谱分析网络是否异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香农熵的引入,能够将网络流量中属性的聚合离散趋势进行表示,再通过引入z得分,根据统计学中的经验法则,进而搭建基于香农熵的z得分图谱,能够直观的判断是否有疑似异常发生,以及疑似异常发生的时间和程度;通过对疑似异常的程度和相关属性的变化,对比网络中常见的异常的特征,可以将疑似异常的检测范围进一步缩小,达到有效检测和提高检测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相对位置度量的网络异常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业务量的不断增长,大规模通信网络正在向高速化,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网络中交换的数据量越来越大,网络异常流量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网络流量异常的特点是发作突然,先兆特征未知,大量消耗网络资源,导致网络拥塞、网络链路利用率下降、显著降低网络服务质量,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给网络运营商和客户都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实时检测和响应流量异常是防范攻击、制定网络配置策略以实现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大型网络中,要进行实时统计的数据量是巨大的,由于测量、分析和存储等计算机资源的限制,无法实现全部网络流量的分析。异常检测算法的最终目标是要从巨大且处于不断变化的正常流量中,检测到相对娇小的异常流量,而且要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因而系统设计和实现的难度很大。
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技术自提出以来,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简单方法迅速发展成种类繁多的各种算法,成为保证网络安全不可或缺的方法。近年来,常用的异常检测方法主要有统计分析、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多种方法。
现有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技术都有一些缺点,如报警意义不明确、可扩展性较差、实时性和精确性依旧不高等。另外,在骨干通信网络高速、大数据量的环境下,相对于正常数据,攻击及异常数据是相对较少的,往往是不会超过4%这个限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引入香农熵对网络数据进行预处理同时引入z得分来进行相对灵敏的一种基于相对位置度量的网络异常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基于相对位置度量的网络异常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骨干通信网络中的流量进行采样;
步骤2、引入香农熵对采样数据进行预处理;
步骤3、引入z得分的相对位置度量方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计算;
步骤4、搭建基于香农熵值的z得分图谱;
步骤5、利用香农熵变化结合z得分图谱分析网络是否异常。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采样的数据有No.(数据包在该信息流中的编号)、Time(与该信息流第一个数据包的截获时间的相对时间)、doctets(数据包中网络层字节的总个数)、srcaddr(源IP地址)、dstaddr(目的IP地址)、srcport(TCP/UDP源头端口号)、dstport(TCP/UDP目的端口号)、prot(IP协议类型)、tcp_flags(TCP标志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香农熵处理的数据有doctets(数据包中网络层字节的总个数)、srcaddr(源IP地址)、dstaddr(目的IP地址)、和dstport(TCP/UDP目的端口号)。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21、以升序形式读取需要处理的四种数据;
步骤22、设置计算次数和计算结束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6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腥大豆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配网自动化维护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