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芯片三轴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7197.1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1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平;闻永祥;刘琛;孙福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士兰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43/08 | 分类号: | H01L43/08;H01L43/12;H01L2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余毅勤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各向异性 磁阻 传感器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性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芯片三轴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各向异性磁阻(AMR)传感器是现代产业中新型磁电阻效应传感器,其正变得日益重要,尤其是在智能手机中的电子罗盘和汽车产业传感器中的停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ABS(自动制动系统)传感器以及胎压传感器等方面得到应用。除各向异性磁阻(AMR)传感器外,磁性传感器目前主要技术还有霍尔效应传感器、巨磁阻(GMR)传感器、隧道磁阻(TMR)传感器,但由于AMR传感器具有比霍尔效应传感器高得多的灵敏度,且技术实现上比GMR和TMR传感器更加成熟,因此各向异性磁阻(AMR)传感器应用比其他磁传感器应用更加广泛。
然而,发明人发现,目前的AMR传感器的X轴、Y轴、Z轴各自独立形成,然后再封装在一起,需要较多的制作步骤,使得AMR传感器系统加工成本比较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芯片三轴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以解决现有的三轴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制作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单芯片三轴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包括X轴区域、Y轴区域、Z轴区域的衬底;
在所述衬底的Z轴区域中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具有倾斜的侧壁;
形成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衬底及凹槽;
形成磁阻条,所述磁阻条包括形成于所述X轴区域上的X轴磁阻条、形成于所述Y轴区域上的Y轴磁阻条、以及形成于所述凹槽至少一个侧壁上的Z轴磁阻条;
形成短路电极和金属连线,所述短路电极包括形成于所述X轴磁阻条上并与其交叉的X轴短路电极、形成于所述Y轴磁阻条上并与其交叉的Y轴短路电极、以及形成于所述Z轴磁阻条上并与其交叉的Z轴短路电极,所述金属连线包括连接相邻的X轴磁阻条的X轴金属连线、连接相邻的Y轴磁阻条的Y轴金属连线以及连接相邻的Z轴磁阻条的Z轴金属连线;
形成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覆盖所述短路电极、金属连线以及绝缘层,所述隔离层中形成有通孔;
形成置位-复位电流带,所述置位-复位电流带形成于所述隔离层上并垂直于所述X轴磁阻条、Y轴磁阻条和Z轴磁阻条,所述置位-复位电流带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X轴磁阻条、Y轴磁阻条和Z轴磁阻条电连接;
形成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覆盖所述隔离层,所述钝化层中形成有暴露所述置位-复位电流带的压焊窗口。
可选的,在所述的单芯片三轴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所述凹槽侧壁的倾斜角度为30°~60°。
可选的,在所述的单芯片三轴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中,所述衬底是晶向为<100>的硅衬底。
可选的,在所述的单芯片三轴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中,所述Z轴磁阻条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个侧壁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单芯片三轴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中,所述Z轴磁阻条位于所述凹槽的一个侧壁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单芯片三轴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凹槽的形成过程包括: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在衬底上淀积硬掩膜层;
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图形化所述硬掩膜层;
采用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腐蚀所述衬底;
将所述硬掩膜层全部去除以形成所述凹槽。
可选的,在所述的单芯片三轴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绝缘层包括依次形成的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层。
可选的,在所述的单芯片三轴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磁阻条的形成过程包括:
采用溅射工艺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磁阻层;
在所述磁阻层上涂覆光刻胶;
通过光刻工艺图形化所述光刻胶;
通过刻蚀工艺刻蚀所述磁阻层以形成磁阻条。
可选的,在所述的单芯片三轴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磁阻层包括依次形成的钽层、坡莫合金层和氮化钽层。
可选的,在所述的单芯片三轴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中,所述X轴短路电极与X轴磁阻条、所述Y轴短路电极与Y轴磁阻条、所述Z轴短路电极与Z轴磁阻条的夹角均为45度。
可选的,在所述的单芯片三轴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中,所述Z轴短路电极向上延伸至所述凹槽附近的台面上,并向下延伸至所述凹槽底壁的部分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士兰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士兰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71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的智能化工艺
- 下一篇:垂直霍尔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