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增强弹性形变的CARTO电解剖图与CT图像配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7616.1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3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舒丽霞;蔺嫦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T7/32 | 分类号: | G06T7/32;G06T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增强 弹性 形变 carto 解剖 ct 图像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导航中图像配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介入手术导航中的CARTO电解剖图(Electro-anatomical Map,EAM)与CT图像的配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CARTO系统指导下的房颤消融是当前治疗房颤最常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手术时,医生将导管插入心房,依X线透视在心腔内壁依次标测近百个点,模拟构建心腔内表面三维解剖模型,即CARTO电解剖图(electro-anatomic map,EAM);医生在CARTO电解剖图上导航导管,设计并定位消融线;导管头释放电能,逐点消融,把导致房颤的纤维组织烧掉。由于标测点有限,CARTO电解剖图分辨率低,而心房解剖结构复杂,医生很难在CARTO电解剖图上准确定位并有效隔离肺静脉,因而极大影响消融疗效。若术前采集清晰的心房CT图像,从中分割出作为消融靶区的心腔内表面(简称CT曲面),然后将CARTO系统采集的近百个标测点叠加到CT曲面对应位置上,实现两者在空间位置上最佳叠合,即配准CARTO电解剖图与CT曲面,便可帮助医生从多个角度仔细观察消融靶区的解剖结构,从而增加消融位点的精确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和X线曝光时间。
然而,现有的CARTO电解剖图与CT图像配准方法都不能很好地模拟实际CARTO电解剖图与CT曲面之间的形变差异。我们知道,CT图像采集于术前,CARTO电解剖图采集于术中,病人的躺卧姿势、呼吸深浅、心跳状况、心脏状态等,均存在差异,使得最终生成的CARTO电解剖图与CT曲面形态差异很大。同时,消融手术中,导管接触心腔内壁的力度、角度随着医生手术时操作的特点不同而有所不同,心脏的形态也会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扭曲。因此,现有方法常用的刚体变换和仿射变换,都不能很好地模拟实际CARTO电解剖图与CT曲面之间的形变差异,即使偶有使用弹性形变模型,其形变量也不足,致使配准精度难以满足临床实际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增强弹性形变的CARTO电解剖图与CT图像配准方法和装置,以更为精确细致地描述CARTO电解剖图与CT图像之间的形变差异,从而提高CARTO电解剖图与CT图像的配准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增强弹性形变的CARTO电解剖图与CT图像的配准方法,包括:
获取CARTO电解剖图与CT图像,所述CT图像是对CT原始图像进行重建分割之后获得的心房内壁的曲面图像;
采用刚体变换模型,以基于主轴的方法,粗配准CARTO电解剖图与CT图像;粗配准过程中,CT图像为基准图像,CARTO电解剖图为浮动图像;
在粗配准的基础上,以距离平方和为相似性度量函数,采用增强自由形变模型和金字塔分层方法,精配准CARTO电解剖图与CT图像;精配准过程中,CARTO电解剖图为基准图像,CT图像为浮动图像;
将精配准形变后的CT图像叠加在CARTO电解剖图上,得到CARTO电解剖图与CT图像的最终配准图像。
基于上述所述的配准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增强弹性形变的CARTO电解剖图与CT图像的配准装置,其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CARTO电解剖图与CT图像,所述CT图像是对CT原始图像进行重建分割之后获得的心房内壁的曲面图像;
粗配准单元,用于采用刚体变换模型,以基于主轴的方法,粗配准CARTO电解剖图与CT图像;粗配准过程中,CT图像为基准图像,CARTO电解剖图为浮动图像;
精配准单元,用于在粗配准的基础上,以距离平方和为相似性度量函数,采用增强自由形变模型和金字塔分层方法,精配准CARTO电解剖图与CT图像;精配准过程中,CARTO电解剖图为基准图像,CT图像为浮动图像;
叠加单元,用于将精配准形变后的CT图像叠加在CARTO电解剖图上,得到CARTO电解剖图与CT图像的最终配准图像。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7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