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被近紫外和蓝光同时激发的稀土离子掺杂的钒钨酸盐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8649.8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4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田跃;崔彩娥;黄平;王磊;冯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2 | 分类号: | C09K11/82;C09K11/69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被近 紫外 同时 激发 稀土 离子 掺杂 钒钨酸盐 红色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被近紫外和蓝光同时激发的稀土离子掺杂的钒钨酸盐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白炽灯等照明光源相比,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具有节能、环保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被人们认为是下一代最理想的固态照明光源。目前商用的WLED器件主要采用半导体GaN基LED芯片与YAG:Ce3+荧光粉封装组装而成,其工作原理为LED芯片通电后发出蓝光,从而激发YAG:Ce3+荧光粉得到黄光,并且混合芯片中没有被完全吸收的蓝光从而得到白光发射。这种组装方式得到的器件流明效率最高,但是由于其缺少红光成分,从而导致器件显色指数较低、色温较高,不利于室内照明。因此开发能够被近紫外或蓝光有效激发,且具有较高的量子效率、优良的热、化学稳定性、低荧光衰减及高的发光猝灭温度等优点的红色荧光粉极为迫切。迄今为止,能满足这些条件的红色荧光粉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缺乏一种具有优良的热、化学稳定性、低荧光衰减及高的发光猝灭温度等优点的红色荧光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被近紫外和蓝光同时激发的稀土离子掺杂的钒钨酸盐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可被近紫外和蓝光同时激发的稀土离子掺杂的钒钨酸盐红色荧光粉,其化学表达式如下:Na2Y1-xEuxVO4WO4,其中,0﹤x≦1。选择WO3、NH4VO3、Na2CO3、Y2O3和Eu2O3作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
进一步,其基质为Na2YVO4WO4。
进一步,发光中心采用Eu3+进行掺杂。
进一步,当x=0.2时,所制备的钒钨酸盐红色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大。
一种可被近紫外和蓝光同时激发的稀土离子掺杂的钒钨酸盐红色荧光粉,制备方法包括备料、研磨、烧成三个步骤:
1、备料步骤
按本发明一种可被近紫外和蓝光同时激发的稀土离子掺杂的高效新型钒钨酸盐红色荧光粉的化学表达式Na2Y1-xEuxVO4WO4(0﹤x≦1)的计量比称取WO3、NH4VO3、Na2CO3、Y2O3和Eu2O3,其中WO3、NH4VO3和Na2CO3分析纯;Y2O3和Eu2O3为光谱纯;
2、磨料
将按化学计量比称取的WO3、NH4VO3、Na2CO3、Y2O3和Eu2O3放入玛瑙研钵中,并加入无水乙醇,无水乙醇与反应原料质量比为2:1,然后研磨1个小时,使所有原材料混合均匀后,最后将所得混合物置于烘箱中于80±5℃下干燥5个小时,最后将干燥后混合物研磨均匀并装于坩埚中;
3、烧成步骤
将上述产物装入氧化铝坩埚中,放入高温烧结炉恒温区,高温烧结炉升至950±10℃进行焙烧,恒温3小时,反应完成后,待高温炉冷却至室温后,将产物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86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