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交通系统中智能设备轴类零件的表面除毛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8945.8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0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川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6114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交通 系统 设备 零件 表面 毛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加工装置,属智能设备机械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交通系统中智能设备轴类零件的表面除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的设备由于其需要较高的装配度,因此对于智能交通设备的加工要求较高,在机械加工中,零件表面需要达到一定的表面粗糙度,以满足使用需求,在粗加工后的零部件一般都需要进行打磨、去毛刺、抛光等工序进行精加工,以往在对轴类零件进行去毛刺时,一般是通过人工手动去毛刺,这样去毛刺时毛刺去除不均匀,较为耗时耗力,对于一些直径较大的轴类零件去毛刺时较为麻烦,还需要多人协作,同时,去毛刺作为一个工序进行,极为占用加工时间,降低了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交通系统中智能设备轴类零件的表面除毛刺装置,解决了以往轴类零件去毛刺不均匀、耗时耗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智能交通系统中智能设备轴类零件的表面除毛刺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板、弹力线及耐磨杆,在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固定柱和转动轮,固定柱和转动轮均分别横向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转动轮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固定柱的间距,所述弹力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所述固定柱上,且弹力线的中部绕过两个所述转动轮后连接有包片,所述固定板位于两个所述转动轮之间纵向设置有导向套,所述耐磨杆贯穿导向套,且耐磨杆位于导向套左端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包片接触并可压缩弹力线,所述耐磨杆位于导向套右端的端部连接有磨砂片。
所述固定板右端端面中部设置有弧形缺口。
所述磨砂片为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的这种智能交通系统中智能设备轴类零件的表面除毛刺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均匀的、可持续的进行轴类零件表面去毛刺,并且可安装在粗加工的车床上,通过轴类件自动转动来实现表面去毛刺,省事省力,且弹力线弹性较小,不会对轴类件造成过多压迫,也不会损坏零件表面,保护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为:1、固定板;2、固定柱;3、包片;4、支撑板;5、转动轮;6、导向套;7、弧形缺口;8、耐磨杆;9、磨砂片;10、弹力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智能交通系统中智能设备轴类零件的表面除毛刺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板1、弹力线10及耐磨杆8,在所述固定板1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固定柱2和转动轮5,固定柱2和转动轮5均分别横向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转动轮5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固定柱2的间距,所述弹力线10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所述固定柱2上,且弹力线10的中部绕过两个所述转动轮5后连接有包片3,所述固定板1位于两个所述转动轮5之间纵向设置有导向套6,所述耐磨杆8贯穿导向套6,且耐磨杆8位于导向套6左端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与包片3接触并可压缩弹力线10,所述耐磨杆8位于导向套6右端的端部连接有磨砂片9。
本实施例使用时,将本装置竖直放置在车床的床身加工段并用固定装置固定,将磨砂片9对应轴类件的圆周表面,根据轴类件的大小和表面毛刺情况可以调整弹力线的弹力大小,可通过调整弹力线10缠绕的匝数来调整弹力线10对耐磨杆8的弹力大小,从而可以调整磨砂片9对轴类件的摩擦情况;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无需人工去毛刺,磨砂片9在弹力线10弹力作用下能够始终贴紧轴类件表面,轴类件在车床变数箱作用下转动即可去毛刺,并且弹力适中,可自行根据轴类件表面进行轻微波动,不会压迫轴类件,去毛刺均匀,保护性高,且去毛刺与车加工相结合,能减少单独去毛刺的工序耗时,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弹力线10可以是橡皮筋、弹力胶圈等具有弹力的软质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固定板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为:所述固定板1右端端面中部设置有弧形缺口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川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川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89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线迹可调的定位装置
- 下一篇:球面副自动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