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铲式担架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9442.2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7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熊道武;刘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迪诺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20171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担架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担架的成型方法,特别公开了一种铲式担架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201410760134.3公开了“一种铲式担架”,该铲式担架包括左右两个对称的担架片,所述左右两个担架片前后两端活动连接,所述左右两个担架片均包括前扶手管、前铲板、伸缩管、后铲板和后扶手管之间通过伸缩铰链相连接而成,具有结构简单,能够非常轻松、快速地实现患者的转运。
上述铲式担架,基于其明显的优越性,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但是,这种组合铲式担架,一般都采用金属材质加工而成,重量较重,搬运人员负担较大,或者采用碳纤维成型而成,但需先成型每个部件,再拼接成组件,拼接后产品组配尺寸精度差,强度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铲式担架的成型方法,主要解决金属担架重量重以及碳纤维担架需多部件拼接成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中国专利申请201410760134.3所涉及产品的一种成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铲式担架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纤维前扶手管和前铲板、后扶手管和后铲板置于模具中,前铲板和后铲板薄壁部分采用模压成型方式,前铲板和后铲板的厚壁部分采用风压成型方式,碳纤维连接管成型采用下述方式之一:预制碳纤维连接管,成型固化后埋入产品中二次成型;或者使用耐高温高压金属芯轴埋入产品,成型后抽出金属芯轴,形成连接管孔。
前铲板和后铲板薄壁部分厚度为1-5mm,模压参数:温度设定为100-170℃,时间为30-60min,压力为15-20kg/cm2。风压参数:温度设定为100-170℃,时间为30-60min,压力为15-20kg/cm2。金属芯轴承受温度范围为100-200℃不变形,金属芯轴承受压力范围为15-30kg/cm2不变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组合成型方式在于风压成型产品中空部分,可减轻产品重量,模压部分可保证产品较薄区域强度及镂空设计一体成型,碳纤预制件内埋或金属芯轴内埋方式可以确保产品组合部位尺寸精准。经过检测,采用一体式成型工艺铲式担架,整体破坏强度可达150kg以上,可满足产品强度需求。本发明采用的成型方式难点在于将三种不同类型的成型工艺结合在一起一体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是单一的成型方式,无法同时满足产品轻量化、精尺寸、高强度的需求,比如单独采用风压成型工艺,可满足产品中空轻量化要求,但组配尺寸只能成型后再加工;如果采用模压成型,可以满足强度及尺寸要求,但产品比较大,无法让产品中空,而达到轻量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产品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扶手管,2-前铲板,3-薄壁部分,4-厚壁部分,5-后扶手管,6-后铲板,7-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铲式担架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纤维前扶手管和前铲板、后扶手管和后铲板置于模具中,前铲板和后铲板薄壁部分厚度为1-5mm,前铲板和后铲板薄壁部分采用模压成型方式,前铲板和后铲板的厚壁部分采用风压成型方式,碳纤维连接管成型采用:预制碳纤维连接管,成型固化后埋入产品中二次成型;
模压参数:温度设定为170℃,压力为15kg/cm2,时间为30min。风压参数:温度设定为170℃,压力为15kg/cm2,时间为30min。
实施例2,碳纤维连接管成型采用:使用耐高温高压金属芯轴埋入产品,成型后抽出金属芯轴,形成连接管孔。金属芯轴承受温度范围为100-200℃不变形,金属芯轴承受压力范围为15-30kg/cm2不变形。此条件可确保芯轴成型过程不变形,保证芯轴抽出后产品内型腔尺寸稳定。模压参数:温度设定为100℃,压力为20kg/cm2,时间为60min。风压参数:温度设定为100℃,压力为20kg/cm2,时间为60min。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模压参数:温度设定为140℃,压力为17kg/cm2,时间为45min。风压参数:温度设定为140℃,压力为17kg/cm2,时间为45min。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迪诺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迪诺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9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蓄能轮椅
- 下一篇:金属热磁共振外敷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