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治理雨水管错位漏砂、涌砂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9854.6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3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陶祥令;蔡为益;刘辉;朱科企;刘明;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F3/06 | 分类号: | E0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治理 雨水管 错位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快速治理雨水管错位漏砂、涌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设置错位管壁后背板
1)查找雨水管道接头及漏沙、涌沙管道破损点,并在雨水管内壁标识记录;
2)在雨水管局部变形溃沙的接头处,采用多个适当宽度的挡板依次沿管壁环向的设置于雨水管壁后形成背部板;
3)在挡板上钻有钻孔,并在钻孔内插入注浆管;
(2)固定管道接头快速注浆
对背部板的接缝处,以及插有注浆管的钻孔内采用高分子注浆材料封堵;
(3)管道接顶快速注浆
通过注浆管对雨水管道的变形处、出现溃沙、溃土的接头处的壁后土体注入水泥浆,采用摄像头对附近雨水管道的接头进行监控,如有冒浆则清洗停泵,等待冒浆处凝固后再继续注浆;
(4)管道接头及管底补强
1)变形接头补强:
在雨水管底部设置注浆管管底与注浆管空隙处做密封处理;所述密封处理为采用环氧混凝土材料填充封闭,接上注浆管,注浆量根据现场注入情况设定,达到止水加固的目的即可;
2)变形接头管底修复:待雨水管接头上下封顶、封底技术措施实施完毕后,将出现错位管道进行测量、测定,按照初始设计管道坡度重新凿去错位管道,重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进行管道复原,最终实施管道坡度达到《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规范验收标准;
(5)管壁补强加固
1)计算管雨水管埋设所受的地下水位变化时的土压力值;
2)管道壁破裂补强:根据所计算的土压力值,选取雨水管拱顶已经产生破裂的部分,采用粘贴不锈钢板进行恢复处理,对原拱顶裂隙处清洗,再逐段灌注结构胶,使拱顶裂缝充填,形成整体;
(6)管道渗水接头处理
对未产生较大变形,但管道接头处渗出清水的雨水管接头逐个在接缝处注入结构胶,起到结构补强并止水的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治理雨水管错位漏砂、涌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挡板上的钻孔为2~3个,且孔径为42mm,所述注浆管选择32mm,最高耐压为1.6MPa的PE注浆管,且与钻孔的数量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治理雨水管错位漏砂、涌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挡板为PVC工程塑料板,所述的挡板尺寸的宽度选择应与雨水管接头错位张开宽度一致,长度选择应为2倍宽度,,当雨水管接头的张口较大时,挡板的宽度与雨水管周长的1/10相对应且不小于1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治理雨水管错位漏砂、涌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高分子注浆材料为马丽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治理雨水管错位漏砂、涌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水泥浆是由: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与纯净水按照重量比1∶1~1∶1.3混合制得,所述水泥浆的注浆压力不大于0.4MP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治理雨水管错位漏砂、涌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注浆管为2~3个,且间距为80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治理雨水管错位漏砂、涌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2)管道壁破裂补强部分中粘贴不锈钢板的方法为:根据所计算的土压力值,选取雨水管拱顶已经产生破裂的部分,采用粘贴2~3mm厚度,且尺寸、纵向间隔与所计算的土压力值相配合的不锈钢板,将所述不锈钢板及衬砌的表面打磨,涂满结构胶进行粘贴,钢板通过不锈钢锚栓与砌碹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治理雨水管错位漏砂、涌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于雨水管埋设受地下水位变化时土压力值的计算公式为:
q为管道所受侧向土压力;
λ为土的侧压系数;
γs为土的重度;
Z为自地面至计算截面处的深度;
Zw为自地面至地下水位的距离;
γ’s为地下水位以下土的有效重力密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治理雨水管错位漏砂、涌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6)中,注入结构胶前应采用丙酮对接缝处进行清洗,后逐步注入耐水的结构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98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桁架楼承板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多通道的化纤倍捻机恒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