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9906.X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9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黑木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23/00 | 分类号: | H02P23/00;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AC/DC转换部,其通过多个功率元件的开关来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控制电路,其对多个功率元件进行PWM开关控制;电流检测电路,其检测从交流电源向AC/DC转换部输入的输入电流;电磁接触器,其对来自交流电源的电力的供给和切断进行切换;以及DC环节部,其包括直流电压的平滑用电容器,在DC环节部被充电的状态下,在为了切断从交流电源向AC/DC转换部的电力的供给而断开电磁接触器之后通过开关指令对多个功率元件进行了PWM开关控制时检测到输入电流的情况下,控制电路判定为电磁接触器发生了熔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如下功能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使用用于将交流的输入电压转换为直流的电压的AC/DC转换部来检测电磁接触器是否发生了熔接,该电磁接触器用于进行与电源的连接以及切断与电源的连接。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一种方法:在对机床、产业机械、机器人等进行驱动的电动机控制装置中,在输入电源线上设置电磁接触器,在紧急停止、发生警报时断开电磁接触器来将电动机控制装置从电源断开,停止从电源供给能量,由此使电动机不动作(例如,日本专利公报专利第3506590号公报(JP3506590B))。
根据该以往的方法,在过大的电流流过电磁接触器的情况下,存在触点发生熔接而无法切断电源与电动机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的担忧。因此,一般采取如下方法:在机械停止而不消耗能量的状态下,使电磁接触器断开/接通,监视此时的电磁接触器的辅助触点,由此检查电磁接触器的熔接的有无(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181885号(JP2007-181885A))。
图1表示以往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框图。以往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000具备:AC/DC转换部101,其将从交流电源20经由电抗器108供给的三相(R相、S相、T相)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平滑用电容器105,其对直流电压进行平滑化;以及DC/AC转换部110,其将直流电压转换为用于驱动电动机30的交流电压。在交流电源20与AC/DC转换部101之间设置有电磁接触器104。在紧急停止、发生警报时使电磁接触器104成为断开状态,由此将电动机控制装置1000从交流电源20断开,停止从交流电源20向电动机控制装置1000供给能量。
AC/DC转换部101具备多个功率元件Tr1~Tr6、以及与它们反并联地连接的多个二极管D1~D6。多个功率元件Tr1~Tr6根据来自控制电路102的开关指令而被进行PWM开关控制。在电磁接触器104中设置有辅助触点201,通过检测电路202检测电磁接触器104的熔接的有无。利用检测电路202得到的熔接的有无的检测结果被发送到熔接检测判定电路203,从熔接检测判定电路203输出表示电磁接触器104是否发生了熔接的电磁接触器熔接判定结果。
另外,已知如下一种装置,该装置具备设置在继电器与逆变器之间的升压电路、与逆变器并联连接的电容器以及检测电容器的端子电压的单元,在断开了继电器的状态下使升压电路的输出升压至设定最大电压时,在电容器的端子电压比升压前高的情况下,判断为继电器发生了熔接(例如日本专利公报专利第4121972号公报(JP4121972B))。然而,存在如下问题:需要在升压之前保持DC环节电压的值,并且必须升压至设定上限的电压。
如以上那样,在以往技术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需要带辅助触点的电磁接触器,并且在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内部或者外部需要用于监视辅助触点的检测电路、熔接检测判定电路等追加电路,导致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电动机驱动装置:不需要电磁接触器的辅助触点、追加的电路,通过利用电动机驱动装置本来具备的功能即输入电流检测电路、向功率元件输出开关指令的控制电路以及具有能够根据开关指令进行PWM开关动作的功率元件的AC/DC转换电路,能够实现不伴有成本增加的熔接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9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