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热通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9982.0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8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冯秋瑜;施学丽;范丽丽;谢梦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7 | 分类号: | A61K36/8967;A61P29/00;A61P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53000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热 通便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清热通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不得不负荷更大的生存压力,由此难免导致生理功能失衡,情绪不畅,肝气郁结而致肝火上炎,出现头晕头痛,烦躁易怒等症状。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嗜食烟酒、高脂肪、高蛋白而易生湿热、胃火,易出现口干舌燥、口臭、牙龈出血、肠燥便秘、心烦失眠、咽喉肿痛、咳嗽咯痰不爽等症状。对于上火的治疗,人们习惯性的服用“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清火桅麦片”等苦寒伤脾胃之药,长期服用导致腹泻、胃痛、厌食等副作用。对于便秘的治疗,临床上常用果导片(酚酞)、番泻叶、大黄等刺激性泻剂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这类药物刺激肠壁内神经元导致肠蠕动增加,使肠内容物迅速向远端推进。长期使用可出现依赖性,损害患者肠神经系统,而且很可能是不可逆的。因此需要一种副作用小的清热通便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热通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热通便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药配制而成:菊花5~8份、槐花5~8份、枳实6~10份、罗汉果3~5份、金银花5~8份、藏青果2~6份、栀子2~6份、厚朴8~10份、百合4~8份、茯苓4~8份、决明子2~5份、山楂4~8份、当归2~4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药配制而成:菊花6份、槐花6份、枳实8份、罗汉果4份、金银花6份、藏青果5份、栀子5份、厚朴9份、百合6份、茯苓6份、决明子3份、山楂5份、当归3份。
所述清热通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枳实、罗汉果、藏青果、栀子、厚朴、茯苓、决明子、山楂和当归,加入800-100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50-6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Ⅰ和滤渣Ⅰ,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滤渣Ⅰ放入容器内,加入菊花、槐花、金银花和百合,然后加入600-80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30-4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Ⅱ和滤渣Ⅱ,备用;
步骤三、将得到的滤液Ⅰ和滤液Ⅱ混合均匀,制得产品。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效为:
菊花:味苦、甘,性微寒。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槐花:苦,微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枳实:苦、辛、酸,微寒。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
罗汉果:味甘。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用于肺热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金银花: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
藏青果:苦、酸、涩,平。清热生津,解毒。
栀子:味苦。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
厚朴:味苦、辛,性温。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百合:味甘。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茯苓:味甘、淡,性平。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决明子:味甘、苦,微咸。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山楂:酸、甘,微温。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疝气疼痛,高脂血症。
当归:味甘、辛,性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清热通便的中药组合物的各组分发挥了协同增效作用,能增强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功能,软化粪便,缩短排便时间,具有更为良好的促进排便作用,且清热泻火,清热除湿,滋阴养津,能够治疗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口臭、牙龈出血等症状的治疗。长期服用无腹泻、胃痛、厌食等副作用,安全性更高,清热通便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99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