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1073.0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3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杨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来安县新元机电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药 残留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滤光镜架插槽设在壳体上面,所述壳体上设有前盖和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安装有电路板,紫外线高压水银灯安装在控制面板前方,滤光镜架插过滤光镜架插槽布设在紫外线高压水银灯前方,所述滤光镜架上安装有滤光镜一和滤光镜二;本发明操作简单,可以快速对食品表面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检测速度快,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同时可通过快速更换不同的滤光镜架来更换不同的滤光镜,这样可以检测不同类型的农药残留,通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品上的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农药残留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为此,许多国家制定了农药在食品中的最高残留限量(MRLs),农作物的进出口都要求农药残留要低于各国的MRLs。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作物的进出口将不断扩大,食品农药残留的检测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分析检测食品农药的残留有着重要的意义。
要对食品表面的农药污染进行控制与治理首先要探测出农药的分布品种以及浓度等信息。使用以往的化学分析方法对农药污染进行检测、分类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和巨大人力物力的工作。而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进行探测,其灵敏度较高、简单易行、可以进行实时实地的探测。如专利公布号CN201589749U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农药残留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触摸屏,光电检测系统把农药残留量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送数据采集系统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传送触摸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和检测流程控制,所述光电检测系统由激光二极管、滤光镜、比色皿、硅光电池、放大电路组成,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由单片机、数据采集芯片和通信芯片构成,所述触摸屏选用TPC7062KX,通过串口RS232与数据采集系统通信,所述光电检测系统中经硅光电池检测到的信号传送至数据采集芯片;数据采集芯片采集的数据经单片机处理后通过通信芯片传送至触摸屏,单片机同时接受触摸屏发送的数据指令。
又如专利公布号CN103454435A公开了一种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便携式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仪。该便携式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仪包括导气管、加液器、反应器、吸收器及加热装置,反应器其为盛有待检测样品及氯化亚锡溶液的容器,加液器通过与反应器导液管连接导入蒸馏水将该反应器中溶液稀释,导气管通过与反应器连接导入氮气,同时反应器下部由加热装置加热,待检测样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与氯化亚锡溶液反应产生气体,且通入的氮气将产生气体传送到吸收器中的显色液中进行在线显色。采用上诉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成本较低、操作副反应少且检测效率高等优点。
目前,对于食品表面的农药残留,需要对食品进行抽取检验,这样速度慢,结果等待时间长,不能满足大批量快速检测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该装置可以快速对食品表面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检测速度快,体积小巧,同时可通过快速更换不同的滤光镜架来更换不同的滤光镜,这样可以检测不同类型的农药残留,通用性强。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滤光镜架插槽设在壳体上面,所述壳体上设有前盖和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安装有电路板,紫外线高压水银灯安装在电路板前方,滤光镜架插过滤光镜架插槽布设在紫外线高压水银灯前方,所述滤光镜架上安装有滤光镜一和滤光镜二;所述滤光镜一前方安装有集光罩一,所述集光罩一连接有光纤束一,所述光纤束一前方设有凹透镜一,反光镜一安装在凹透镜一前方;所述滤光镜二连接有光纤束二,光纤束二连接有集光罩二,反光镜二安装在集光罩二前方,所述前盖上安装有凸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来安县新元机电设备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来安县新元机电设备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10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