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免电源通信人井高效通风换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1846.5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8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殷鹏;郭复胜;纪士伟;陈铭;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湘群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源 通信 高效 通风 换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人井强制换气方法,特别涉及通信线路和管道专业施工中常遇到的人井中有毒有害气体的快速强制排出,以避免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本发明也可用于其他小型地下管井中有毒有害气体的快速强制排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通信网络带宽的需求,推动了国家对通信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近年来通信线路工程量十分巨大。在通信线路和管道专业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经常需要下到地面以下的通信人井中施工作业,在此过程中不时会有伤亡事故发生,另外在诸如市政管道等其他地下管井作业过程中也不时有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导致的人身伤害。
通信人井下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类型有: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甲烷(CH4)等。这些有毒有害气体中只有一氧化碳(CO)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硫化氢(H2S)和甲烷(CH4)的密度都比空气密度大,因此,仅靠自然通风很难将通信人井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排出。
通信人井通常位于户外道路旁、绿化带中,通常取电都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户外取电容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并可实现高效换气的通信人井通风换气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免电源通信人井高效通风换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人员下人井作业前先打开通信人井;
步骤二:用气体检测仪检查人井中是否含有有害成分;
步骤三:使用便携式通信人井高效通风换气装置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气体;
步骤四:再次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确认是否安全;
步骤五:确认安全后作业人员下井作业。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步骤:
1)将便携式免电源通信人井高效通风换气装置放置于通信人井井口,所述便携式免电源通信人井高效通风换气装置包括支架、换气风帽、手柄、连接齿轮、风管,所述换气风帽设置于装置最上方,换气风帽下部设置有中空筒状壳体,所述中空筒状壳体与其下部的支架固定相连,中空筒状壳体上设置有手柄,手柄通过连接齿轮与换气风帽相连,连接齿轮用于将手柄的转动转化为换气风帽的旋转运动,所述风管与中空筒状壳体相连通,用于将通信人井中的气体导向换气风帽;
2)将便携式免电源通信人井高效通风换气装置下部的风管放入通信人井井底;
3)转动手柄,手柄驱动连接齿轮,和连接齿轮固定在一根转轴上的换气风帽旋转后排出风管中的气体,进而将井底有毒有害气体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便携式免电源通信人井高效通风换气方法,换气效率高,可以将有毒有害气体快速强制排出;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两种可选的工作模式,既可以利用自然风力自动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又可手动排除有毒有害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通风换气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通风换气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通风换气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通风换气装置上部换气风帽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通风换气装置上部换气风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通风换气装置上部换气风帽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通风换气装置上部换气风帽的透视图。
图中:1、换气风帽;2、连接齿轮;3、手柄;4、风管;5、支架;6、共用轴承;7、第一轴承;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2、中空筒状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便携式免电源通信人井高效通风换气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人员下人井作业前先打开通信人井;
步骤二:用气体检测仪检查人井中是否含有有害成分;
步骤三:使用便携式通信人井高效通风换气装置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气体;
步骤四:再次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确认是否安全;
步骤五:确认安全后作业人员下井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18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直立摆置的电子产品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回采巷道顶板层次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