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2058.8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4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姜吉龙;张军;陈耀钢;方海龙;晏金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6B1/56;E04G15/02;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61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预制 装配 剪力 一体化 施工 体系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其内灌注混凝土的墙体框架,所述墙体框架上预留有窗孔,所述墙体框架的内墙面紧贴有窗框台模(4),所述窗孔内从内到外依次安装窗框底模(3)、窗框(1)和窗框顶模(5);所述窗框底模(3)的一面与所述窗框台模(4)固定连接,所述窗框(1)的两侧固定有伸入所述墙体框架内的窗框预埋件(2),所述墙体框架的外墙面上左右对称式设置有L型凹槽,所述L型凹槽与所述窗孔相连通,两所述L型凹槽内放置有所述窗框顶模(5),所述L型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窗框顶模(5)的厚度,所述L型凹槽的长度为2~10cm,所述窗框顶模(5)与所述窗框(1)外侧交接处有向所述墙体框架内延伸的凸起(7),所述凸起(7)的高度与所述窗框(1)的高度相同,所述述凸起(7)的长度*宽度为1~2cm*1~2c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预埋件(2)包括燕尾脚铁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顶模(5)和窗框底模(3)上固定有磁石。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首先根据施工图进行装配化转化设计得转化设计图,再根据转化设计图选择所述窗框(1)的型号并配置所述墙体框架及窗框台模(4),然后将所述窗框预埋件(2)固定在所述窗框(1)上,再安装墙体框架及所述窗框底模(3),随后安装所述窗框(1),再进行墙体框架钢筋绑扎,随后安装窗框顶模(5),再在墙体框架内浇筑剪力墙混凝土(6),最后拆除所述墙体框架及窗框台模(4)、窗框底模(3)及窗框顶模(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浇筑所述剪力墙混凝土(6)前,在所述窗框(1)与混凝土接触部位涂刷2~3次高柔性丙烯酸乳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拆除所述墙体框架、窗框台模(4)、窗框底模(3)及窗框顶模(5)后,向所述凸起(7)留下的凹槽内注入耐候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预制装配剪力墙-外窗一体化施工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窗框(1)安装完成后的外墙保温施工阶段,对所述L型凹槽进行保温材料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20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