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动箱油润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2698.9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2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朱登凯;吴波;段晚儿;嵇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三井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前村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 润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箱,具体说是一种传动箱油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传动箱轴承润滑采用油润滑,目前来说供油主要由两种:1)采用外置油泵强制供油润滑;2)采用滑动轴承相互运动时,沟槽存油润滑。外置油泵由于属于附属配件产品,需要额外配置,且有使用寿命存在,运行期间需更维修、更换,增加了机组制作和运行成本。沟槽自润滑,在宽径比较大的滑动轴承常常供油不足,对轴承的接触面积要求较高,轴承承载能力较弱。专利号为CN201412317的中国发明专利于2010年2月24日公开了一种柱塞泵自供油润滑传动箱,与现有技术强制润滑相比,不需附加润滑油泵,由传动箱运动部件自供润滑油润滑,但是润滑效果不佳,常常供油不足,供油量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传动箱内的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箱油润滑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传动箱的冷却效果得到明显改善,设备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以达到上述目的:一种传动箱油润滑结构,包括传动箱体、设置在所述传动箱体内上部的传动部件,所述传动箱体的下部形成存油腔,所述传送部件包括横穿所述传动箱体的主动轴、设置在所述主动轴上的第一传动件和通过传动连接件关联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第二传动件,所述传动箱体内设有用于安置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传动腔,所述传动箱体内还形成有对第一、第二传动件进行润滑的第一润滑路线和对第一传动件与所述传动箱体之间进行润滑的第二润滑路线。
该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第二润滑路线对传动箱进行全方位润滑,无需外置油泵,依靠自身的机械运动保证供油,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润滑的可靠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主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一侧或两侧的甩油环,所述传动腔的上方设有开口朝向所述主动轴一侧的第一油箱,所述第一油箱的底部设有通向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传动箱体之间缝隙的第一进油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甩油环与所述第一油箱之间设有导油件,所述导油件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油箱的入口处,所述导油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甩油环的上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传动连接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件外圈上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位于第一、第二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通向所述第一传动件的第二进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通向所述第二传动件的第三进油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中间部设有第二油箱,所述第二进油孔和所述第三进油孔由所述第二油箱分别通向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第二油箱,可以暂时储存油,保证不会因为油供应不及时而无法完成润滑。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油箱包括与所述第二进油孔相通的左油箱和与所述第三进油孔相通的右油箱。由于进油孔的位置要靠近上部,才能保证第一、第二传动件与传动连接件之间的上部也能够完全被润滑,所以,第二邮箱内的油量需要达到一定量才能进入进油孔,润滑效果差,将其分割成左、右油箱,并控制其体积较小,有利于提高润滑效果。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导油件的导油面的两侧向中间凹陷设置,导油效果好。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导油件位于所述甩油环上方的一端与所述甩油环的外圈相切,导油效果好。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导油件对准所述第一油箱的入口处的一端通过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油箱的箱壁连接,适应传动部件的运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传动连接件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设有进油副孔,油可以经过进油副孔对第一、第二传动件与传动连接件之间,进行润滑,提高润滑和冷却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外置油泵,依靠自身的机械运动保证供油,对设备内进行全方面的油润滑,润滑效果显著,成本低,提高了润滑的可靠性;同时,传动箱的冷却效果得到明显改善,设备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润滑路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三井低温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三井低温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26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