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理绪锅导流网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2984.5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3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韦德科;高建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德科;高建松 |
主分类号: | D01B7/04 | 分类号: | D01B7/0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理绪锅 导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缫丝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自动缫丝机的理绪锅。
背景技术
经索绪后的有绪茧和无绪茧由有绪茧移送斗移入理绪锅进行理绪;理绪后,由设在理绪锅锅体上的多个冲茧水管的出水口流出的水流将无绪茧与有绪茧分离,使无绪茧进入无绪茧移送斗送回索绪锅进行再索绪。有一种理绪锅,该理绪锅包括通过绪茧移送斗与索绪锅连接的锅体;在所述锅体上依次设有锯齿粗理部、偏心盘、捞针,所述锅体于设有连通索绪锅的无绪茧输送槽,在所述锅体始端至所述无绪茧输送槽尾端、沿无绪茧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多个冲茧水管,第二冲茧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偏心盘下方的所述锅体底面。这种理绪锅在使用过徎中存在如下问题:第二冲茧水管的出水口冲出的水流将偏心盘下集中的有绪茧分离,一些有绪茧会落入锅体侧壁与锅体底面的相交处的捞针无法触及的盲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理绪锅导流网板,以解决现有理绪锅中的捞针下方存有无法触及工作盲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理绪锅导流网板包括通过绪茧移送斗索绪锅连接的锅体,在所述锅体上依次设有锯齿粗理部、偏心盘和捞针的锅体,所述锅体设有连通索绪锅的无绪茧输送槽,所述锅体于近所述绪茧移送斗处至所述无绪茧输送槽尾端依次设有多个冲茧水管,第二冲茧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偏心盘下方的所述锅体底面,于所述第二冲茧水管出水口一侧的所述锅体底面与所述锅体侧壁之间设有一块分布有多个通孔的弧形托板。
上述理绪锅导流网板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弧形托板从所述偏心盘下方伸至所述捞针下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第二冲茧水管出水口一侧的锅体底面与锅体侧壁之间设有一块分布有多个通孔的弧形托板,从第二冲茧水管出水口冲出的水流对偏心盘下方的茧子冲击,这些被冲散的有绪茧流至捞针下方时会沿锅体侧壁经弧形托板流至锅体底面,在捞针能触及的范围,避免了捞针下方存有工作盲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的理绪锅导流网板包括通过绪茧移送斗2与索绪锅1连接的锅体3,在锅体3上依次设有锯齿粗理部8、偏心盘4和捞针5的锅体3,偏心盘4和捞针5装在锅体3同一侧的侧壁上;锅体3设有连通索绪锅1的无绪茧输送槽7,锅体3于近绪茧移送斗2处至无绪茧输送槽7尾端依次设有多个冲茧水管,其中第一冲茧水管的出水口位于近绪茧移送斗2一侧的锅体3的侧壁上,第二冲茧水管的出水口9位于偏心盘4下方的锅体3底面,在第二冲茧水管出水口9一侧的锅体1底面与锅体1侧壁之间设有一块分布有多个通孔的弧形托板6,弧形托板6的一侧与锅体侧壁焊接连接,弧形托板6的另一侧与锅体底面焊接,弧形托板6从偏心盘4下方伸至捞针5下方。
工作时,从第二冲茧水管出水口冲出9的水流对偏心盘4下方的茧子冲击后,这些被冲散的茧子流至捞针5下方时会沿锅体3侧壁经弧形托板6流至锅体3底面,在捞针5能触及的范围,避免了捞针5下方存有工作盲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德科;高建松,未经韦德科;高建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29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敏变色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