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理绪锅分离档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3073.4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3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韦德科;高建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德科;高建松 |
主分类号: | D01B7/00 | 分类号: | D01B7/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理绪锅 分离 档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缫丝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自动缫丝机的理绪锅。
背景技术
经索绪后的有绪茧和无绪茧由有绪茧移送斗移入理绪锅进行理绪,理绪后,由设在理绪锅锅体上的多个冲茧水管的出水口流出的水流将无绪茧与有绪茧分离,使无绪茧进入无绪茧移送斗送回索绪锅进行再索绪。该理绪锅包括依次设有锯齿粗理部、偏心盘部和捞针的锅体,所述锅体通过绪茧移送斗与索绪锅连接;所述锅体设有连通索绪锅的无绪茧输送槽,无绪茧输送槽通过无绪茧移送斗与索绪锅连接;所述锅体于近绪茧移送斗处至所述无绪茧输送槽尾端设有多个冲茧水管,第一冲茧水管的出水口位于近绪茧移送斗侧的所述锅体处,第二冲茧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偏心盘部下方,第三冲茧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锅体与所述无绪茧输送槽连接处。这种理绪锅在使用过徎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第三冲茧水管的出水口近捞针的锅体一侧,从第三冲茧水管的出水口喷出的水流急将无茧再冲向丝辫方向,冲散向丝辫输送的正绪茧,增加有绪茧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理绪锅分离挡板,以解决现有理绪锅中通过捞针的正绪茧易进入无绪茧输送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理绪锅分离挡板包括通过绪茧移送斗与索绪锅连接的锅体,在所述锅体内依次设有锯齿粗理部、偏心盘部和捞针;所述锅体设有无绪茧输送槽,所述无绪茧输送槽通过无绪茧移送斗与所述索绪锅连接;所述锅体于近绪茧移送斗处至所述无绪茧输送槽尾端设有多个冲茧水管,第三冲茧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锅体与所述无绪茧输送槽连接处,所述无绪茧输送槽于所述捞针前方设有一块分布有通孔的挡板。
上述理绪锅分离挡板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挡板从所述无绪茧输送槽的一侧伸至所述第三冲茧水管出水口的前方,所述挡板设有向所述捞针方向弯曲的弧形导向部。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底边与无绪茧输送槽底面相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通孔的直径为6毫米~8毫米。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第三冲茧水管出水口前方设有一块分布有通孔的挡板,且挡板位于捞针前方,从第三冲茧水管的出水口喷出的水流在挡板处受阻,部分水流通过挡板上的通孔后流速减小,有助于将正绪茧向丝辫方向推送而不会冲散正绪茧;而部分水流碰到挡板后改变流方向,有助于将将无绪茧往无绪茧输送槽方向推送,通过此处的挡板能将有绪茧和无绪茧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理绪锅分离挡板包括通过绪茧移送斗2与索绪锅1连接的锅体3,在锅体3上设有粗理部3-1和偏心盘部3-2和捞针3-3;锅体3设有连通索绪锅1的无绪茧输送槽4,无绪茧输送槽4通过无绪茧移送斗5与索绪锅1连接;锅体3于靠近绪茧移送斗2处至无绪茧输送槽4尾端依次设有多个冲茧水管,其中第一冲茧水管的出水口位于靠近绪茧移送斗2侧的锅体3侧壁,第二冲茧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偏心盘部3-2下方的锅体3底面,第三冲茧水管的出水口6位于锅体3与无绪茧输送槽4的连接处;在捞针3-3前方的无绪茧输送槽4处设有一块分布有通孔的挡板6-1,挡板6-1从无绪茧输送槽4一侧的侧壁伸至第三冲茧水管出水口6的前方,本实施例的挡板6-1上多个通孔的直径均为6毫米,挡板6-1的底边与无绪茧输送槽4底面相抵接并焊在无绪茧输送槽4底面的底板上,如图2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挡板6-1上多个通孔的直径均为8毫米,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从第三冲茧水管的出水口6喷出的水流在挡板6-1处受阻,部分水流通过挡板6-1上的通孔后流速减小,有助于将正绪茧向丝辫方向推送而不会冲散正绪茧;而部分水流碰到挡板6-1后改变流方向,有助于将将无绪茧往无绪茧输送槽4方向推送,通过此处的挡板6-1能将有绪茧和无绪茧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德科;高建松,未经韦德科;高建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30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