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3355.4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5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3/10;A61P27/02;A61P9/10;A61K35/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5 | 代理人: | 韩龙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糖尿病 视网膜 病变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黄芪10~80重量份、太子参5~30重量份、桂枝3~25重量份、当归8~60重量份、三七2~15重量份、山药10~80重量份、丹参10~80重量份、地龙2~15重量份、地黄8~60重量份、白术8~60重量份。临床实验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黄斑水肿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其视力、视野,缓解眼底病变,对减轻黄斑水肿有积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目前世界上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重大疾病之一,患病率高达10%,约50-6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的大、小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就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最重要的病变之一,目前已占失明和视力致残第一位。如何延缓DR的发生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DR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为微循环障碍。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全程控制角度看,药物、激光、手术等综合手段是其治理工程。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中药干预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合并黄斑水肿导致中心视力下降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的痛苦比疾病本身更大。合理应用中医药可以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速度并拦截早期黄斑水肿,对于维护视力具有优势。尽管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一直是眼科治疗难点,但不可否认中药发挥了极大作用。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充分利用“转化平台”,深入探讨中药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推广提供客观依据。
综观消渴目病的发病过程,中医大家认可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指的是糖尿病患者大多经历早期阴虚燥热,中期气阴两虚,晚期阴阳俱虚阶段;“标实”体现“气滞血瘀”贯穿微血管病变始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一般多在患病后10-20年发生,气阴两虚、气滞血瘀是其主要病机。围绕病机以“治标”为主,抓住眼底微血管瘤、微小出血灶、硬性渗出、水肿等征象,施治重在活血化瘀;全身出现气阴不足症候者,标本兼治,重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在这个基本原则下有关糖网的研究很多,包括临床不同证型比较、实验不同治则对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影响等,因不规范或不系统存在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黄斑水肿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包括黄芪、太子参、桂枝、当归、三七、山药、丹参、地龙、地黄、白术。
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黄芪10~80重量份、太子参5~30重量份、桂枝3~25重量份、当归8~60重量份、三七2~15重量份、山药10~80重量份、丹参10~80重量份、地龙2~15重量份、地黄8~60重量份、白术8~60重量份。
更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黄芪15~60重量份、太子参6~25重量份、桂枝5~20重量份、当归10~50重量份、三七3~12重量份、山药15~60重量份、丹参15~60重量份、地龙3~12重量份、地黄10~50重量份、白术10~50重量份。
更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黄芪20~50重量份、太子参8~20重量份、桂枝8~18重量份、当归12~40重量份、三七4~10重量份、山药20~50重量份、丹参20~50重量份、地龙4~10重量份、地黄12~40重量份、白术12~40重量份。
更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黄芪25~40重量份、太子参10~18重量份、桂枝9~15重量份、当归15~30重量份、三七5~8重量份、山药25~40重量份、丹参25~40重量份、地龙5~8重量份、地黄15~30重量份、白术15~30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明,未经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33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
- 下一篇:治疗乳腺癌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