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大转角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3674.5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6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三武;周新;李红军;苏忠道;郑更生;刘晓明;颜新伟;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58 | 分类号: | F16D13/58;F16D13/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转角 离合器 从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离合器,具体涉及一种离合器的从动盘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汽车离合器的带从动体的从动盘总成大多没有限位设置,其过载防护能力不足。有的增加了圆形限位设置,导致产品转角偏小,刚度较大,减振效果不理想。为此,突破传统的从动盘总成结构局限,在带有从动体的产品上不但增加扭转限位设置,还可最大程度上加大扭转转角。从而使产品的过载防护和减振功能都有一定提高,成为离合器从动盘总成的一个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强度较高而使其减振性能得到较大提升的高强度大转角离合器从动盘总成。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高强度大转角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包括减振盘、盘毂、限位件、摩擦片、波形片、减振弹簧、蝶形弹簧、从动体、夹板,所述减振盘的外围为“S”型加强筋结构,所述减振盘的弹簧窗口采用包角结构及弧形状翻边结构。
采用本发明结构后,为中间的夹板铆钉进行空间让位,也使减振盘本身的强度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使结构更紧凑,减振盘和减振弹簧之间是面接触,增强其耐磨性和牢靠性,强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取得较好的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高强度大转角离合器从动盘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限位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可知,本发明高强度大转角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包括减振盘3、盘毂7、限位件5、摩擦片13、波形片14、减振弹簧4、蝶形弹簧9、从动体2、夹板10,在所述从动体2、夹板10的弹簧窗口(共用)内设有限位开口N(若干个,如图3所示为三个);所述限位件5为片状的限位片(如图4所示)。由于限位开口的设置,在有限的空间内,具用扭转限位功能,可保护减振弹簧,防止过载,且结构紧凑;片状的限位片代替传统的圆柱形限位销,并且采用不铆接的方式,使工艺简化、装配方便,很大程度减小了空间占有量,从而使从动盘总成转角增大,扭转刚度减小。本发明还包括摩擦片铆钉1、夹板铆钉11、波形片铆钉12、总成铆钉8、阻尼垫片6。
如图2所示,所述减振盘3的外围为“S”型加强筋结构M,有效改善了减振盘在后续碳氮共渗、抛丸及表面回火烤色处理工艺中的零件变形问题。并使减振盘外围边缘向里倾斜,解决了产品总成铆钉铆接时,因其中部受力造成减振盘外围向外开口的现象,加之自身的表面烤色处理,使整个产品外观美观亮丽,上档次。所述减振盘3的弹簧窗口采用包角结构及弧形状翻边结构R,代替了传统的直线型翻边结构,使结构更紧凑,现减振盘和减振弹簧之间是面接触,进步于原直线型翻边的点接触方式,增强了产品的耐磨性和牢靠性,强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本发明具有扭转限位设置、大转角和优良减振特性,提高了产品的过载防护功能,提升了产品的强度和使用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商用车及部分乘用车,载货车、轻中型客车上,起到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保证换档时工作平顺,便于换档及防止其过载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36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岩心钻机的水刹车
- 下一篇:一种高速轴承座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