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OI检测设备的搬运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3959.9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8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海;易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威盛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oi 检测 设备 搬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线路板AOI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使AOI检测设备移动和定位的结构。
背景技术
AOI(AutomaticOpticInspection)的全称是自动光学检测,是基于光学原理来对焊接生产中遇到的常见缺陷进行检测的设备。AOI是新兴起的一种新型测试技术,但发展迅速,很多厂家都推出了AOI测试设备。当自动检测时,机器通过摄像头自动扫描PCB,采集图像,测试的焊点与数据库中的合格的参数进行比较,经过图像处理,检查出PCB上缺陷,并通过显示器或自动标志把缺陷显示/标示出来,供维修人员修整。
目前的AOI设备大都不可移动,可移动的AOI设备一般是在其底部的四个角上都安装有滚动,通过滚轮实现移动,并通过锁止滚轮实现定位。然而上述滚轮移动的AOI设备,在实际使用中最大的缺陷是,设备在工作时,滚轮虽被锁止,但是其与地面的摩擦力有限,被工作人员或其他设备撞到时容易发生滑移;而且,滚轮为小型的滚轮,在移动过程中AOI设备如遇地面不平或障碍物时,会发生移动困难或难以移动的情况,而且移动时震动较大。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AOI检测设备的搬运结构,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板AOI检测设备的搬运结构。
本发明的AOI检测设备的搬运结构,包括支撑于AOI设备底部的支撑架、安装于支撑架边缘并且位于支撑架底部的多个位于同一平面的支撑脚、安装于支撑架中部并且位于支撑架下方的升降器以及安装于升降器底部的滚轮座,所述滚轮座的底部安装有至少两个位于同一平面的滚轮,所述滚轮的直径为18-35厘米,所述滚轮的宽度为3-10厘米,两个滚轮的间距为30-60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器包括电机、曲柄连杆机构和气缸,电机连接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连接气缸,气缸连接滚轮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与AOI设备底部相匹配的矩形,所述支撑脚设有四个并且分别安装于支撑架的四个角。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外径为20-30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的宽度为5-8厘米。
进一步的,两个滚轮的间距为45-55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为充气滚轮。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AOI检测设备的搬运结构由于同时具有滚轮和支撑脚,当升降器提起滚轮时,支撑脚位于地面,可实现AOI设备的静止,并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当升降器下降滚轮,而支撑脚被提起,滚轮位于地面,可实现AOI设备的移动。并且本发明的滚轮采用大型滚轮,而且滚轮之间具有较大的间距,最佳采用充气滚轮,不仅使AOI设备移动时保持平稳,更能够便于AOI设备移动时顺利越过小障碍物,还具有抗震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AOI检测设备的搬运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定位状态);
图2是本发明的AOI检测设备的搬运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可移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AOI检测设备的搬运结构,包括支撑于AOI设备底部的支撑架1、安装于支撑架边缘并且位于支撑架底部的多个位于同一平面的支撑脚2、安装于支撑架中部并且位于支撑架下方的升降器3以及安装于升降器底部的滚轮座4,所述滚轮座的底部安装有至少两个位于同一平面的滚轮5,所述滚轮的直径为20-30厘米,所述滚轮的宽度为5-8厘米,两个滚轮的间距为45-55厘米。
所述升降器包括电机、曲柄连杆机构和气缸,电机连接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连接气缸,气缸连接滚轮座。
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与AOI设备底部相匹配的矩形,所述支撑脚设有四个并且分别安装于支撑架的四个角。
所述滚轮为充气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威盛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威盛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39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互换扇柄和扇面的扇子
- 下一篇:锯齿式秸秆灭茬还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