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检测池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4116.0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2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沈杰;鞠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鞠文军 |
主分类号: | G01N27/416 | 分类号: | G01N27/4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区南京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电极的流动注射型电化学检测池。该检测池可以用来测定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它也可以用于其它领域的液体检测。
背景技术
在环境监测领域,测水体的受污染程度必不可少。而化学需氧量(COD)是一项衡量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传统的测COD的标准方法为重铬酸钾法。此法需要使用大量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和试剂,而且步骤繁琐,测试时间长。近年来,快速且环保的测COD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使用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的测COD的方法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为该方法测试速度快,步骤简单,而且不需要外加试剂,因此非常环保。
流动注射检测技术是一种高效、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载流液体以一定流速流过检测池,与工作电极接触产生一定的背景电流。当样品被以注射的方式加入到载流液体中时会被带着流过工作电极,与工作电极接触后所发生的特定反应会产生相应的响应电流,一般是以一个电流峰为特征。一般来说从这个电流峰的高度可以得出样品中待检测物的浓度。这种检测方法具有连续性好、适于在线监测等优点,因此被广泛采用。
为了能够得出高灵敏度、低检测限的检测结果,包含工作电极的电化学检测池的设计尤为重要。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动注射分析的电化学分析仪”(申请号:200610113139.2)中给出了一种电化学检测池,其特征在于用一种O型橡胶圈围出来一个检测腔,其三电极使用的是丝网印刷电极。丝网印刷电极更适合于检测次数低、准确度要求也相对较低的检测,但并不适合于多次长时间以及准确度要求高的检测。同时使用橡胶圈的方法也较难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液体流层。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动注射进样的水中化学需氧量测量装置和方法”(申请号:200810010232.X)中介绍了一种三电极检测池。其工作电极采用紧固螺钉固定在检测通道中,采用密封圈与检测通道形成密封。同时参比电极与液路采用垂直连接的方式。这种检测池在工作电极表面不易形成极薄的液层,同时其参比电极的连接方式也容易在液路中积累气泡不利于检测。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加工制造,且工作电极表面的液体流层可以极薄从而有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检测限的三电极流动注射电化学检测池。同时检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泡不易积累于液路中,从而有利于检测的连续、顺利进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电化学检测池,包括检测池体(1)、密封垫(2)、工作电极(3)、对电极(6)和参比电极(10)。所述密封垫(2)的一面紧贴于检测池体(1)的前表面,且另一面在中部有空缺。所述工作电极(3)通过电极固定装置(4)紧压在密封垫(2)有空缺的一面上,从而由所述检测池体(1)、所述工作电极(3)与所述密封垫(2)形成检测腔(7)。
所述密封垫(2)具有10μm~1000μm的厚度,优选10μm~100μm的厚度。
所述电极固定装置(4)是电极固定板;并且利用螺钉(5)将所述工作电极(3)和所述密封垫(2)紧固至所述检测池体(1)的前表面上。
所述电化学检测池还包括液体入口管(9),所述液体入口管(9)位于所述检测池体的上表面并垂直于所述上表面。
所述参比电极(10)位于检测池体的后表面并垂直于所述后表面。
所述对电极(6)还可用作液体出口管,与所述检测腔(7)的流出液路垂直连接。
所述参比电极(10)与所述检测腔(7)的流出液路在水平方向进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电化学检测池的有益效果是:
在工作电极表面形成的微型检测腔的液体流层很薄,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降低检测限;
参比电极和对电极(液体出口管)的安装方式有利于液路中气泡的排出,从而有利于检测的连续、顺利、可靠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三电极流动注射电化学检测池的结构正视图(从前表面看过去)。
图2是本发明检测池的结构俯视图(从上表面看下去)。
附图标记
1检测池体;2密封垫;3工作电极;4电极固定板;5螺钉;6对电极(液体出口管);7检测腔;8工作电极引线;9液体入口管;10参比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鞠文军,未经鞠文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4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