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4181.3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9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汪静美;何娅妮;王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H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器。
背景技术
简易呼吸气囊是一种常用的急救工具,适用于1.急性呼吸衰竭时出现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经积极治疗后无改善。肺通气量明显不足者。2.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各种治疗无改善或有肺性脑病者,呼吸机使用前或者停用呼吸机时。3.行心肺脑复苏需要人工呼吸时。现在使用的简易呼吸气囊是通过徒手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肺内,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呼出,人工挤压呼吸囊和人工开放气道,特别是在行心肺脑复苏时,在每个胸外心脏按压时需要人工持续给予开放气道,并配合胸外心脏按压实施者给予被抢救者人工呼吸,胸部按压与吹气的次数比一般为30:2,对于徒手心肺脑复苏施救者既要压胸又要吹气,工作量大,极易疲劳,实施起来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呼吸气囊,适用于人工呼吸,与按压胸腔相配合,提高被救者的体内血痒含量并减轻施救者的工作量。
本发明的简易呼吸气囊,包括输氧系统和与输氧系统连接的呼吸罩,所述呼吸罩由压下机构驱动可压向被救者的面部呼吸器官。
进一步,还包括胸外心脏按压计数与报数机构,所述压胸计数机构包括压胸感应元件和PLC控制器,所述压胸感应元件感应每次压胸动作;所述PLC控制器将压胸感应元件的感应次数进行统计并产生驱动压下机构下降的信号,并控制输氧系统向呼吸罩内输氧的时长。
优选的,所述压胸感应元件为压力传感膜片,压胸时,所述压力传感膜片位于施救者掌心和被救者胸口之间,每当压力传感膜片的压力信号由最大到消失时,PLC控制器计数一次。
优选的,所述压胸感应元件包括压板、接近开关和感应板,所述压板位于施救者掌心和被救者胸口之间,压胸时,感应板随压板压下使接近开关产生信号并被PLC计数。
进一步,所述压胸感应元件还包括套管和在套管内上下滑动的滑柱,所述压板连接在滑柱的上方,所述感应板连接在滑柱的下方,所述套管上设有对压板压下时起缓冲作用的弹簧。
进一步,还包括开放气道机构,所述气道开放机构包括位于脖颈下的升降块和提升机构,所述升降块由提升机构驱动使被抢救者气道开放并固定此体位。
进一步,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斜锲、螺杆和电机,所述斜锲位于升降块下方并与升降块斜面接触并可水平滑动,所述斜锲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过螺纹孔并与其螺纹配合,所述螺杆由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还包括自动挤压呼吸囊装置,所述装置位于呼吸囊内,利用弹簧原理实施收缩和舒张呼吸囊的功能,通过连接电源,根据设置的参数完成此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全自动简易呼吸气囊,包括输氧系统和与输氧系统连接的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由压下机构驱动可压向被救者的面部呼吸器官。在行CPR时,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相配合,每一胸外按压周期结束后,呼吸面罩压向被救者面部,通过呼吸罩向被救者口鼻输送氧气,提高被救者输氧氧量,同时可以减轻施救者的工作量。另外,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两点功能:1.常用人工开放气道功能,具体方式有仰面举颌发、双手托颌法和仰面抬颈法,本发明均可替代完成。2.压胸计数机构,可以准确记录压胸次数,并在每一次按压之后报数,以控制胸外按压的频率,并在每一压胸周期完成后自动压下呼吸罩,并自动挤压2次呼吸囊,从而使压胸与进氧配合更准确。3.对于仅需要人工呼吸的患者,本发明可以设置挤压呼吸囊的参数,根据不同年龄并情需求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时间比等设置,还呼吸气囊可以根据设置自动挤压呼吸囊给氧,从而减轻医护工作负担又更精准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颌骨上仰机构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呼吸器,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设有输氧系统1和呼吸罩2,输氧系统1包括氧气瓶101、氧气瓶出口的电磁阀102和氧气管103,氧气管103的末端与呼吸罩2连接,即电磁阀102打开,氧气瓶101内的氧气通过氧气管103进入呼吸罩2内。所述呼吸罩2由压下机构3驱动可压向被救者的面部呼吸器官。本实施例中的压下机构3为气缸,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直线输出装置,在一个压胸周期完成后,比如压胸30次完成后,压下机构3驱动呼吸罩2压下被救者的口鼻,并打开输氧系统1,通过呼吸罩2向被救者体内输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4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鼻双吸式输氧管
- 下一篇:一种防脱落鼻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