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箭杆自动挠度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4189.X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6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芳;刘力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20;B07C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田怡春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箭杆 自动 挠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挠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箭杆自动挠度仪。
背景技术
箭杆的挠度检验是产品分类的重要依据。一直以来,传统的挠度检验过程是操作人员将箭杆放在测试架上,在箭杆中心挂上重锤,百分表在箭杆中心点附近稍做偏离(百分表头与重锤挂钩不能同在中心),操作人员通过读取百分表来判断分级范围,检测完毕,人工将箭杆分拣在收料箱中。另外,挂重锤前需将百分表压向箭杆并将表清零,上述过程均为人工操作。
箭杆挠度为全检项目,每天大批量的产品需要不断重复上述检测过程,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眼睛更易疲劳,测试数值不精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箭杆自动挠度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检验值不精确和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箭杆自动挠度仪,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测试装置和收料装置;
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槽,上料槽上设置有上料系统和上料传输件;
测试装置包括主机架,主机架上设有测试支架、测试系统和下料系统;
收料装置包括收料槽,收料槽上设置有分料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槽包括侧壁和底板,底板倾斜设置,在底板低矮的一侧设置有通槽,与底板低矮的一侧相接的侧壁为第一侧壁,上料传输件设置在第一侧壁上;
上料系统包括托料块和上料控制装置,上料控制装置设置在底板下方,托料块与上料控制装置相连并可经通槽上下运动;托料块顶面为斜面,倾斜方向与底板一致;
第一侧壁内侧设置有拔料块。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传输件为上料滑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控制装置包括上料气缸和上料控制器,托料块与上料气缸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两侧各设有若干插槽,上料槽的一组相对侧壁分别插设于插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系统包括下料滑板、下料气缸和下料控制装置,下料滑板固定在下料气缸的上方,下料气缸与下料控制装置相连;
测试支架设置在下料滑板的两侧;
测试系统包括横梁和激光检测器,横梁设置在测试支架和下料滑板的上方,横梁中部下方设置有测力传感器,测力传感器上设置有测头;横梁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连接至测试控制装置;激光检测器设置在测试支架上,并与测试控制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根滚珠丝杠,每根滚珠丝杠上套设有丝杠螺母,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丝杠螺母固定;
每根滚珠丝杠的下端固定有同步齿轮,两个同步齿轮之间设置同步齿带;
其中一根滚珠丝杠的下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至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架上设有滑道,测试支架设于滑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收料槽包括若干依次设置的收料分槽;
分料系统包括料槽盖板和翻转系统,料槽盖板设于收料分槽上方,料槽盖板远离测试装置的一端与翻转系统相连;翻转系统与测试控制装置相连;
各料槽盖板形成一倾斜斜面,靠近测试装置的一端为倾斜斜面的高端。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系统包括设置于收料槽上方的长轴,长轴的一端与翻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翻转板的另一端与转动气缸连接,转动气缸设置在收料槽的侧面;
料槽盖板与长轴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能够自动完成箭杆挠度检测的全过程,取代了传统人工操作的繁杂方式,实现全自动检测及分拣,节省了人工成本,解决了人工检验值不精确和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高的问题。能够连续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开创了箭杆挠度检测的新方法,填补了杆件挠度实现自动化检测的空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料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测试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收料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41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