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荷分布不均衡的电网发展协调性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4454.4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7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平;林宪平;董昕;马国真;单保涛;凌云鹏;胡珀;赵阳;贺春光;韩文源;张欣悦;刘鹏;王颖;习鹏;荆志鹏;鲁利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3 | 代理人: | 冯梦洪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荷 分布 均衡 电网 发展 协调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规划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负荷分布不均衡的电网发展协调性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负荷的空间分布与产业结构、行业特性、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地区的负荷分布越集中,负荷密度越大,设备的负载率偏高,寿命缩短;相反地,负荷较小地区的设备利用率偏低,会造成资源闲置,影响电网投资的经济性。在负荷比重很大的区域,对电网结构的要求很高,该区域的严重事故可能造成整个电网崩溃。若负荷空间分布发生变化,就要求电网的运行方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需要电网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这种负荷分布不均衡的电网,制约电网的输电能力以及资源的调配。因此,需要协调各区域的负荷需求,提高各区域的供电能力,保证整个电网协调发展。负荷的空间分布对电网的运行方式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负荷在空间上的均衡是电网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负荷分布不均衡的电网发展协调性分析方法,其能够有效评估电网对负荷的适应性,能够有效地衡量电网与负荷间的协调程度,从而提高各区域的供电能力,保证整个电网协调发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负荷分布不均衡的电网发展协调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给定系统的负荷水平;
(2)确定各个负荷点的分配系数;
(3)根据负荷分配系数将负荷分配到各个负荷点;
(4)对系统进行潮流计算;
(5)判断支路是否存在过负荷,是则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8);
(6)调整各负荷点出力;
(7)令K=K+1,判断K≤N是否成立,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10),其中K代表循环次数,K从0开始;N是系统设置的最大循环次数;
(8)判断系统中是否有剩余出力,是则执行步骤(9),否则执行步骤(10);
(9)增大系统负荷,跳转到步骤(2);
(10)输出系统总负荷;
(11)确定系统最大供电能力;
(12)求取系统的峰谷差;
(13)形成评估报告;
(14)结束。
本方法是在配网负荷模型基础上,通过对支路进行潮流计算,配合发电机出力的调整以及不同负荷的改变求取系统的最大供电能力,最后确定系统的峰谷差,通过对最大供电能力和峰谷差的评价来分析电网发展的协调性,因此能够有效评估电网对负荷的适应性,能够有效地衡量电网与负荷间的协调程度,从而提高各区域的供电能力,保证整个电网协调发展。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负荷分布不均衡的电网发展协调性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潮流计算模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步骤(4)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负荷分布不均衡的电网发展协调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给定系统的负荷水平;
(2)确定各个负荷点的分配系数;
(3)根据负荷分配系数将负荷分配到各个负荷点;
(4)对系统进行潮流计算;
(5)判断支路是否存在过负荷,是则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8);
(6)调整各负荷点出力;
(7)令K=K+1,判断K≤N是否成立,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10),其中K代表循环次数,K从0开始;N是系统设置的最大循环次数;
(8)判断系统中是否有剩余出力,是则执行步骤(9),否则执行步骤(10);
(9)增大系统负荷,跳转到步骤(2);
(10)输出系统总负荷;
(11)确定系统最大供电能力;
(12)求取系统的峰谷差;
(13)形成评估报告;
(14)结束。
本方法是在配网负荷模型基础上,通过对支路进行潮流计算,配合发电机出力的调整以及不同负荷的改变求取系统的最大供电能力,最后确定系统的峰谷差,通过对最大供电能力和峰谷差的评价来分析电网发展的协调性,因此能够有效评估电网对负荷的适应性,能够有效地衡量电网与负荷间的协调程度,从而提高各区域的供电能力,保证整个电网协调发展。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分步骤:
(4.1)计数器清零k=0,读入网络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4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