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室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4470.3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1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薛兴勇;宋敦清;崔学民;罗兆学;龚荣华;刘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青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6 | 分类号: | E02D31/0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5104 | 代理人: | 杨立华 |
地址: | 5327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室 防水 构造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防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室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加大,对地下室防水要求越来越高,地下室防水工作做不好将严重影响到地下室的正常使用,而且返修费用也非常昂贵。当前地下室防水的传统做法是在混凝土基层上铺设防水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尽管各种防水材料的种类和质量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但由于混凝土热胀冷缩产生的裂纹、防水材料搭接处的处理不当和地下水压高低不同的影响,单一的刚性自防水和柔性防水结合的方式在防水要求较高的场合难以达到防水要求,不但难以竣工验收,也给返修带来困难。因此,地下室防水要根据地下室实际情况做到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既要有合理的防水构造层次,也要把握好施工质量关,使地下室防水达到设计使用年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综合造价低、防水性能好、性价比高的地下室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以满足建筑市场对综合性能理想的地下室防水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地下室防水构造,包括种植顶板、侧墙和底板,种植顶板包括由里到外的结构自防水混凝土顶板、聚合物防水浆料、防水卷材、蓄排水板、无纺布、种植土和植被层;侧墙包括由里到外的结构自防水混凝土侧墙、聚合物防水浆料、防水卷材、蓄排水板和回填土;底板包括由外到里的结构自防水混凝土底板、防水卷材、细石混凝土垫层和回填土。
防水卷材为TPO防水卷材或PCM反应粘结型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
种植顶板预留虹吸排水孔,聚合物防水浆料为高分子改性的柔性聚合物水泥基砂浆,蓄排水板为高抗冲聚苯乙烯塑料板,无纺布为聚丙烯无纺布。
上述地下室防水构造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地下室种植顶板的施工、地下室侧墙的施工和地下室底板的施工。
上述地下室防水构造的施工方法,地下室种植顶板的施工按以下操作进行:
1)先采取抛丸或随浇随抹平方式施工好结构自防水混凝土顶板,并预留虹吸排水孔;
2)待结构自防水混凝土顶板干固后施工聚合物防水浆料;
3)在聚合物防水浆料上面铺设TPO防水卷材或PCM反应粘结型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
4)在防水卷材上铺设蓄排水板,凸面朝下;
5)在蓄排水板上铺设无纺布;
6)在无纺布上填好种植土;
7)在种植土上种植植被。
地下室侧墙的施工按以下操作进行:
1)先施工好结构自防水混凝土侧墙;
2)待结构自防水混凝土侧墙干固后施工聚合物防水浆料;
3)在聚合物防水浆料上面铺设TPO防水卷材或PCM反应粘结型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
4)在防水卷材上铺设蓄排水板,凸面朝外;
5)在蓄排水板上铺设无纺布;
6)在无纺布上施工回填土。
地下室底板的施工按以下操作进行:
1)先将地下室底部用回填土夯实;
2)采取抛丸或随浇随抹平方式施工好细石混凝土垫层;
3)待细石混凝土垫层干固之后,采取预铺反粘的方式施工好防水卷材;
4)在卷材上面施工结构自防水混凝土底板。
针对目前部分地下室防水构造层次不够合理和防水等级较低的弊端,发明人设计一种地下室防水构造,从地下室种植顶板、侧墙和底板三个方面进行全面防护,其中:种植顶板包括由里到外的结构自防水混凝土顶板、聚合物防水浆料、防水卷材、蓄排水板、无纺布、种植土和植被层;侧墙包括由里到外的结构自防水混凝土侧墙、聚合物防水浆料、防水卷材、蓄排水板和回填土;底板包括由外到里的结构自防水混凝土底板、防水卷材、细石混凝土垫层和回填土。据此,发明人还建立了相应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势:
1)结构自防水混凝土顶板采取抛丸或随浇随抹平方式施工,保证了基层强度,使防水层置于坚固结构之上;作为防水卷材粘结剂的聚合物防水浆料,具有良好的弹性、低收缩率,而且与基层混凝土粘结牢固,不脱落、不开裂,同时自身还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能封闭结构微裂缝;地下室种植顶板构造中采用了蓄排水板和虹吸排水,既能保留适量水分满足植被需求,又可通过虹吸作用将多余水分排掉,保证植被根系不被腐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青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青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4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光热发电粉尘源监控装置
- 下一篇:止水片和止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