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蕨菜干制备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74620.0 申请日: 2015-09-11
公开(公告)号: CN105166017A 公开(公告)日: 2015-12-23
发明(设计)人: 莫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 莫玉明
主分类号: A23B7/02 分类号: A23B7/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3900 广西壮族自***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蕨菜 制备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品加工,具体涉及一种蕨菜干制备工艺,属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蕨菜(Fiddlehead),又叫拳头菜、拳菜、猫爪、龙头菜、鹿蕨菜、蕨儿菜、猫爪子、蕨苔、锅莲、蕨蕨,拉丁学名:Pteridiumaquilinum(Linn.)Kuhnvar.latiusculum(Desv.)Underw.exHeller,属于凤尾蕨科。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以及上半段较嫩的茎干,它的根部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其他微量元素(见百度百科)。蕨菜除可鲜食之外,可加工成多种食品和保健品,如脱水蕨菜、蕨菜罐头等。

蕨菜经过加工成蕨菜干后,耐贮藏,便于运输,而且味道鲜美,香嫩可口,营养价值高,可烹饪成多种美味佳肴。

现在人们加工制作蕨菜干时,都没有经过揉搓,以至加工得的蕨菜组织不柔软,没有弹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根据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蕨菜干制备工艺,能让蕨菜干组织柔软,富有弹性。

技术方案: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达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采收:每年4~6月,当嫩苔高20~25厘米、叶苞未展开时,从地面处摘下蕨菜,基部沾泥土装筐,以免浆汁流失,箩筐装满后,用青草覆盖,以免烈日暴晒而老化。

2、水煮:锅内加水加热至90℃,加入刚采收来的鲜嫩蕨菜,加盖后加热至100℃持续2~3分钟,然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常温,每锅水煮2次后换掉。

3、晾晒:把煮好的蕨菜摊在阳光下暴晒,每隔20~30分钟翻动1次,同时拣出煮过火的菜。

4、初揉搓:当晾晒至5~6小时,蕨菜表面晒干时,进行第一次揉搓,晒到7~8小时,蕨菜表皮有明显萎缩时进行第二次揉搓,晒到8~9小时,蕨菜表皮皱褶明显时进行第三次揉搓,晒到12~13小时,蕨菜半干、韧性增强时进行第四次揉搓。

5、精揉搓:当晾晒至15小时以后,蕨菜晒至八成干,每隔1小时进行1次精揉搓,共进行2~3次,一次比一次用力,最后1次搓完后,半摊开晾晒,直到晒干为止。

有益效果:经过初揉搓和精揉搓以后,蕨菜内部的组织被破坏,避免蕨菜干后纤维木质化,加工好的蕨菜组织柔软,富有弹性,有透明感,菜株完整多皱纹,呈卷曲状,含水量不超过12%,浸泡后体积比干品体积增大6倍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一步说明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两个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蕨菜干加工方法,包括以便步骤

1、采收:每年4~5月,当嫩苔高20厘米、叶苞未展开时,从地面处摘下蕨菜,基部沾泥土装筐,以免浆汁流失,箩筐装满后,用青草覆盖,以免烈日暴晒而老化;

2、水煮:锅内加水加热至90℃,加入刚采收来的鲜嫩蕨菜,加盖后加热至100℃持续2分钟,然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常温,每锅水煮2次后换掉;

3、晾晒:把煮好的蕨菜摊在阳光下暴晒,每隔20分钟翻动1次,同时拣出煮过火的菜;

4、初揉搓:当晾晒至5小时,蕨菜表面晒干时,进行第一次揉搓,晒到7小时,蕨菜表皮有明显萎缩时进行第二次揉搓,晒到8小时,蕨菜表皮皱褶明显时进行第三次揉搓,晒到12小时,蕨菜半干、韧性增强时进行第四次揉搓;

5、精揉搓:当晾晒至15小时以后,蕨菜晒至八成干,每隔1小时进行1次精揉搓,共进行2次,一次比一次用力,最后1次搓完后,半摊开晾晒,直到晒干为止。

加工好的蕨菜干组织柔软,富有弹性,有透明感,菜株完整多皱纹,呈卷曲状,含水量为11.3~11.8%,浸泡后体积比干品体积增大6倍。

实施例2:一种蕨菜干加工方法,包括以便步骤

1、采收:每年5~6月,当嫩苔高25厘米、叶苞未展开时,从地面处摘下蕨菜,基部沾泥土装筐,以免浆汁流失,箩筐装满后,用青草覆盖,以免烈日暴晒而老化;

2、水煮:锅内加水加热至90℃,加入刚采收来的鲜嫩蕨菜,加盖后加热至100℃持续3分钟,然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常温,每锅水煮2次后换掉;

3、晾晒:把煮好的蕨菜摊在阳光下暴晒,每隔30分钟翻动1次,同时拣出煮过火的菜;

4、初揉搓:当晾晒至6小时,蕨菜表面晒干时,进行第一次揉搓,晒到8小时,蕨菜表皮有明显萎缩时进行第二次揉搓,晒到9小时,蕨菜表皮皱褶明显时进行第三次揉搓,晒到13小时,蕨菜半干、韧性增强时进行第四次揉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玉明,未经莫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4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