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污染型膜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4679.X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0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如金;于博;龚丽影;王勇;王韦胜;朱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低温 等离子体 技术 污染 分离 装置 | ||
1.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污染型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改性帘式膜组件(3)、生物炭小球(4)、不锈钢丝网骨架(2)和等离子体改性无纺布外罩(1);
其中,所述的等离子体改性帘式膜组件(3)设置在不锈钢丝网骨架(2)的内部;所述生物炭小球(4)分散在不锈钢丝网骨架(2)的内部;所述等离子体改性无纺布外罩(1)罩在不锈钢丝网骨架(2)的外面,且等离子体改性无纺布外罩(1)和不锈钢丝网骨架(2)紧密接触;
所述不锈钢丝网骨架(2)的直径或边长与帘式膜组件长度相同;
所述等离子体改性无纺布外罩(1)形状与不锈钢丝网骨架(2)形状一致;
所述不锈钢丝网骨架(2)呈球形或正方体形;所述不锈钢丝网骨架(2)由不锈钢丝编成网状,网孔呈圆形或正方形,直径或边长为1-4mm;所述不锈钢丝的直径为0.3-1.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污染型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改性帘式膜组件(3)和等离子体改性无纺布外罩(1)经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改性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污染型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改性帘式膜组件(3)为传统帘式膜组件经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改性制成;
所述等离子体改性无纺布外罩(1)由市售聚丙烯无纺布缝合,然后经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其外表面改性制成,其中无纺布的孔径为5-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污染型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改性帘式膜组件(3)的材质为聚乙烯或聚偏氟乙烯有机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污染型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小球(4)是由生物炭、粉煤灰、水泥、黄沙、水及胶水制成,所述生物炭小球(4)直径为10-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污染型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小球(4)的总体积占不锈钢丝网骨架(2)内部体积的5-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污染型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小球(4)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
(1)取粉煤灰、黄沙、水泥和水搅拌,制成粘稠浆体,然后制作成球形基体,其中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水泥25%-40%,粉煤灰30%-40%,黄沙5%-10%,水23%-35%;
(2)将球形基体进行室温下养护;
(3)在球形基体表面涂覆胶水,然后在涂覆胶水的球形基体表面粘上生物炭颗粒,形成生物炭小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低污染型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1)、(2)和(3)所述的球形基体直径为6-8mm;
步骤(2)所述的室温下养护时,相对湿度应大于80%,养护时间为20天左右;
步骤(3)所述的胶水是聚乙烯醇胶粘剂或聚乙烯醇缩甲醛胶;
步骤(3)所述的生物炭颗粒的直径为1-4.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46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井下通风降温装置
- 下一篇:移动垂直式井下集中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