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OIS总线识别BIOS状态的方法及计算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5273.3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9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余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诸佩艳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本体 总线识别 总线 识别信号 输出状态 系统启动 延长系统 硬件连接 监听 通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OIS总线识别BIOS状态的方法及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本体和BIOS载体,所述计算机系统还包括判断硬件,所述判断硬件连接在所述计算机本体与BIOS载体之间通信的BIOS总线上,所述判断硬件监听BIOS总线上的数据,判断BIOS的工作状态,并输出状态识别信号。本发明的方法及计算机系统对BIOS软件无依赖,且不会妨碍系统启动或延长系统的启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OIS总线识别BIOS状态的方法及计算机系统。
背景技术
BIOS(Basic Input/Ouput System)是计算机系统启动时首个加载的软件,当BIOS发生故障时,计算机系统将无法正常启动。为保证BIOS的可靠性一般采用主备切换的方法,而实现BIOS主备切换的前提是能够正确、准确地判断BIOS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公开的方法包括整套硬件和计算机本体,其中,整套硬件包括切换BIOS的切换硬件与判断BIOS运行的判断硬件,计算机本体为启动计算机所需要的最小的系统。为了准确判断BIOS的工作状态,在BIOS软件中写入专用代码,当BIOS启动时,通过BIOS软件控制计算机本体的GPIO引脚,以及设置在GPIO引脚和切换BIOS的切换硬件之间的判断硬件(判断BIOS运行的硬件电路),判断硬件检测该GPIO引脚,如在限定的时间内BIOS软件没有从该GPIO引脚送出预定的信号,则硬件判定主BIOS功能异常,触发BIOS的切换。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需要BIOS软件操作计算机本体的GPIO引脚,故BIOS需要配合主备切换功能定制,在设备开发时需要对BIOS进行定制,增加单板设计的复杂度。
2、判断硬件需要BIOS软件配合才能完成对BIOS状态的判断,对BIOS软件有依赖性,如BIOS挂死在设置GPIO之后的程序,会使判断硬件对BIOS的状态判断出错。
3、这种判断方法如用在BIOS切换上,整套硬件除了引出切换必需的BIOS总线外,还需要多一个GPIO硬件信号。
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BOIS总线识别BIOS状态的方法,将判断硬件连接在80侦错口所在总线,如LPC等,并监测80口输出的侦错状态码(POST Code)。在BIOS软件运行时,每进行一个操作就会在80口输出一个侦错码,通过判断硬件监测该侦错码,如在限定的时间内计算机本体没有抛出预期的POST Code,则判定主BIOS故障,触发BIOS的切换。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BIOS总线与侦错码所在总线不在同一条总线上,判断硬件必须要连接输出侦错码的总线,如LPC总线但这些总线信号往往会比较多,如LPC有5个必要信号,判断硬件必需连接这5个信号,连接结构复杂,增加了单板设计的复杂度。
2、这种技术使用在BIOS切换上,整套硬件除需要BIOS芯片必需的总线外,还需要额外的一条总线以接收侦错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BOIS总线识别BIOS状态的方法及计算机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可在无需修改BIOS软件的前提下实现系统BIOS的主备切换,大大减少BIOS主备切换硬件的设置复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BOIS总线识别BIOS状态的方法,应用于包括计算机本体和BIOS载体的计算机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监听所述计算机本体与BIOS载体之间通信的BIOS总线,获取BIOS总线上的数据;
根据所监听到的数据判断BIOS的工作状态,并输出状态识别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52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