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刺花色苷粗提物及其微胶囊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5682.3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4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丁晨旭;张秋龙;刘斌;马涛;胡娜;索有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23P10/30;A61K36/489;A61K9/50;A61P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1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色 苷粗提物 及其 微胶囊 | ||
1.一种白刺花色苷粗提物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步骤(1):按海藻酸钠∶白刺花色苷粗提物=1.5∶1g/g的比例称取海藻酸钠和白刺花色苷粗提物,将两者均匀溶解于水中,并使海藻酸钠的浓度为2.5%g/g,得到海藻酸钠与白刺花色苷的溶液A;
步骤(2):配制壳聚糖质量浓度为0.8%g/g的壳聚糖乙酸溶液,再添加CaCl2溶液,使CaCl2质量浓度达到1.5%g/g,随后用碱性溶液调节PH至5.5,搅拌均匀,得溶液B;
步骤(3):将溶液A缓慢滴入到溶液B中,同时搅拌,进行成膜反应,反应时间在20分钟,收集微球,洗涤,干燥,即得白刺花色苷粗提物微胶囊;
所述白刺花色苷粗提物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以白刺鲜果或干果为原料,破碎或粉碎,采用50~70%v/v乙醇提取,乙醇中含0.1~0.3%v/v盐酸;收集醇提液,减压浓缩,所得浸膏备用;
(2)取浸膏用蒸馏水溶解后,经AB-8大孔树脂吸附后,依次用水、70%-90%v/v乙醇解析,收集乙醇部位洗脱液,减压浓缩后经冷冻干燥得到白刺花色苷粗提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白刺花色苷粗提物的制备方法中,提取所用乙醇的浓度为60%v/v,乙醇中含0.2%v/v盐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乙醇提取方式选自回流、超声或浸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回流温度为50℃,回流提取3次,每次2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乙醇浓度为80%v/v。
6.权利要求1所述白刺花色苷粗提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1):按海藻酸钠∶白刺花色苷粗提物=1.5∶1g/g的比例称取海藻酸钠和白刺花色苷粗提物,将两者均匀溶解于水中,并使海藻酸钠的浓度为2.5%g/g,得到海藻酸钠与白刺花色苷的溶液A;
步骤(2):配制壳聚糖质量浓度为0.8%g/g的壳聚糖乙酸溶液,再添加CaCl2溶液,使CaCl2质量浓度达到1.5%g/g,随后用碱性溶液调节PH至5.5,搅拌均匀,得溶液B;
步骤(3):将溶液A缓慢滴入到溶液B中,同时搅拌,进行成膜反应,反应时间在20分钟,收集微球,洗涤,干燥,即得白刺花色苷粗提物微胶囊;
所述白刺花色苷粗提物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以白刺鲜果或干果为原料,破碎或粉碎,采用50~70%v/v乙醇提取,乙醇中含0.1~0.3%v/v盐酸;收集醇提液,减压浓缩,所得浸膏备用;
(2)取浸膏用蒸馏水溶解后,经AB-8大孔树脂吸附后,依次用水、70%-90%v/v乙醇解析,收集乙醇部位洗脱液,减压浓缩后经冷冻干燥得到白刺花色苷粗提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56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膳食纤维复方制剂
- 下一篇:一种淡竹叶清热除烦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