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平分型面移动式压注模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6032.0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8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红旗杰勋车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4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402660 重庆市潼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分型面 移动式 压注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分型面移动式压注模。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它主要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年来,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通用,工程塑料在强度和精度等方面的不断提高,使得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如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建筑器材、汽车工业、日用五金等众多领域,塑料制品所占的比例正迅猛增加。随着人们对塑胶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对塑模的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模具结构复杂,不便拆卸,导致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拆卸、成本低的水平分型面移动式压注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水平分型面移动式压注模,包括驱动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固定机构和下固定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空心的加料室和用于压紧加料室的压柱;所述上固定机构包括上模板和上固定板,所述上模板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板内设有浇口套,所述浇口套设置于上固定机构内,所述浇口套设有挤压孔,所述上固定板内设有凹模和限位孔;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下模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下模板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内设有凸模和导柱,所述凸模与凹模相对,所述导柱与限位孔相对;所述加料室与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柱、浇口套、上固定板、凹模和凸模围成成型腔。
基础方案的原理:操作时,首先将上模板和上固定板固定连接,下模板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导柱穿插在上固定板内实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的连接,加料室与上模板固定连接;然后将原料直接加入加料室内,施力推动压柱向浇口套移动,当压柱与浇口套相抵时,压柱、浇口套、上固定板、凹模和凸模围成成型腔,塑料物料在热与压力的作用下为流动状态并充满凹状的成型腔,通过物理变化使塑料硬化定型;最后将驱动机构和上固定机构取出,即可得到塑件。
基础方案的优点:本方案中设有单独的加料室,方便储存原料,相较另准备一个原料容器,节约了生产成本;且主要通过压柱、浇口套、上固定板、凹模和凸模围成成型腔,塑料物料在热与压力的作用下为流动状态并充满凹状的成型腔,通过物理变化使塑料硬化定型,其整体结构简单,方便拆卸,有效的节约了成本。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挤压孔从靠近压柱的一端到靠近下固定板的一端逐渐缩小,通过上诉设置,在压柱挤压原料时,由于挤压孔设置为逐渐缩小的孔,使得挤压的效果更好,更易填满成型腔,有效的节省了时间。
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方案,所述上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手柄,通过上述设置,在压制成型后,通过手柄拉出上固定机构,更具有手感,更省力。
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方案,所述上模板与上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板与下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螺钉限定上模板与上固定板、下模板与下固定板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且压制成型后方便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平分型面移动式压注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加料室1、压柱2、上模板3、上固定板4、浇口套5、凹模6、下模板7、下固定板8、凸模9、导柱10、手柄11、螺钉12、挤压孔13、限位孔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红旗杰勋车轮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红旗杰勋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6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密度橡胶底生产的温度脉冲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螺杆式涡旋混炼射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