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于手臂康复轮椅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7082.0 | 申请日: | 2015-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8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发特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02 | 分类号: | A61G5/02;A61G5/10;A63B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手臂 康复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椅,特别涉及一种利于手臂康复轮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现有的医疗行业,特别是对于肢体残疾的患者来说,一辆能够帮助其迅速恢复的轮椅是十分必要的,现有的轮椅往往是采用手摇或者是后轮直接驱动形式,这样只能锻炼到手臂的肌肉,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这样便不能有效的帮助患者的康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于手臂康复轮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利于手臂康复轮椅,包括轮椅主体和前进装置,所述轮椅主体为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前进装置上设置有驱动链轮、齿带、复位弹簧、拉绳、第一滑轮、下支架、第二滑轮、上支架、第三滑轮和把手,驱动链轮设置在轮椅主体后轮轮轴上,驱动链轮为棘轮结构,驱动链轮上设置有齿带,齿带下方右端通过复位弹簧与轮椅主体连接,齿带上方右端与拉绳连接,拉绳中部设置有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第一滑轮通过下支架与轮椅主体连接,第二滑轮与第三滑轮通过上支架与轮椅主体连接,拉绳末端设置有把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患者坐在轮椅上,通过向下拉动把手,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滑轮的作用下,拉绳向右运动,带动齿带向右运动,就达到了前进的目的,当手臂运动到极限位置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把手回到原位,如此重复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为:
1-轮椅主体、2-驱动链轮、3-齿带、4-复位弹簧、5-拉绳、6-第一滑轮、7-下支架、8-第二滑轮、9-上支架、10-第三滑轮、1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幅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述的一种利于手臂康复轮椅,包括轮椅主体1和前进装置,所述轮椅主体1为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前进装置上设置有驱动链轮2、齿带3、复位弹簧4、拉绳5、第一滑轮6、下支架7、第二滑轮8、上支架9、第三滑轮10和把手11,驱动链轮2设置在轮椅主体1后轮轮轴上,驱动链2轮为棘轮结构,驱动链轮2上设置有齿带3,齿带3下方右端通过复位弹簧4与轮椅主体1连接,齿带3上方右端与拉绳5连接,拉绳5中部设置有第一滑轮6和第二滑轮8,第一滑轮6通过下支架7与轮椅主体1连接,第二滑轮8与第三滑轮10通过上支架9与轮椅主体1连接,拉绳5末端设置有把手11。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患者坐在轮椅上,通过向下拉动把手,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滑轮的作用下,拉绳向右运动,带动齿带向右运动,就达到了前进的目的,当手臂运动到极限位置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把手回到原位,如此重复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发特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发特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70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