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十通道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用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7567.X | 申请日: | 2015-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2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丁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鸿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全自动 凝血 分析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十通道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用检测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疗行业中,凝血分析仪由于其能够准确的检测出血液中相关物质的凝固时间并判断人体血液的是否存在问题、存在多大问题从而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评判凝血分析仪性能优劣有许多指标,其中两项关键指标是指凝血分析仪的检测方式和检测速度。
凝血分析仪常用的检测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磁珠法,利用磁珠摆动过程中对磁力线的切割所产生的电信号,对磁珠摆动幅度进行监控,当磁珠摆动幅度衰减到50%确定凝固终点,这种方法存在问题是:检测成本高(要加磁珠)、磁珠质量难有保障、杯壁光滑度要求高;还有一种就是光学法,光学法血凝仪是根据血浆凝固过程中浊度的变化来测定凝血功能,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易于自动化,正是由于此优点,光学法成为血凝仪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提高凝血分析仪检测速度的方式有几种,增加检测通道是关健方法之一,它不仅能显著提高凝血分析仪检测速度,而且能检阅设备的制造水准。
目前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凝血分析仪检测通道比较少,一般在四个通道,极少能超过六个通道。因为随着通道的增加,对凝血分析仪检测器的整体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涉及到控制线路的设计,因为光学法检测要求对单一通道的发射光系统与接受光系统必须在同一平面上、相互成90度角,且垂直于检测通道,发躺光必须经过检测通道的测试器具才能进入接受通道。通道越多,整体设计、制造难度越大。
检测器的设计影响着着凝血分析仪的测试速度和测试方式,如何设计一种检测器,既满足用光学法的测试要求,又能满足多通道、易控制的要求,成了血凝仪行业的一个难题。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目前行业中多通道凝血分析仪发展遇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十通道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用检测器,以解决目前多通道凝血分析仪面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十通道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用检测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检测板,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支架的侧边设置有限位开关装置,所述检测板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检测板的正面设置有多个V型槽,所述V型槽的左右两个平面上分别设置有发射光通道和接收光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板的上平面设置有多个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呈直线排列,所述检测通道位于两个V型槽的中间位置,所述检测通道为圆形盲孔,所述发射光通道和接收光通道与检测通道相连通,并呈90度角,所述检测板上还设置有多个预温通道,所述预温通道呈直线排列,所述预温通道与检测通道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呈门型结构,所述支架设置有上支架,所述上支架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上支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电机连接孔,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连接孔上,所述电机连接孔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下限位轴孔,所述下限位轴孔为圆形通孔,所述检测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丝杠连接孔,所述丝杠连接孔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上限位轴孔,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到所述丝杠连接孔中,还设置有多个限位轴,所述限位轴连接到下限位轴孔和上限位轴孔中。
作为优选,所述预温通道为圆形盲孔,在所述预温通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为一条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从检测板的左右两端贯通。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开关装置设置有限位开关座和限位挡块,所述限位开关座固定连接到所述支架上,所述限位挡块固定连接到所述检测板上,所述限位开关座呈L型结构,所述限位挡块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设置一种十通道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用检测器,在检测器设置有V型槽,在V型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发射光通道和接收光通道,本发明在检测器上设置有预温通道,可以将试样加热到设定的温度。本发明采用光学法,能提高检测精度、改善设备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和医院检测成本、避免测试污染、增加测试准确度,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并且可以将检测器的通道设计到十通道,有效的提高了检测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是检测器的轴测图。
图4是上支架的轴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鸿,未经丁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75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