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液压驱动装置的沉积模拟实验底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7762.2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0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尹太举;王冬冬;曾灿;李伟强;宋亚开;刘颖;朱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液压 驱动 装置 沉积 模拟 实验 底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积模拟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压驱动装置的沉积模拟实验底板。
背景技术
沉积模拟技术是基于水动力学、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储层描述及预测技术,通常是从时间尺度及空间尺寸上缩小自然界真实的碎屑沉积体系,抽取控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能量守恒定律等物理定律基础上建立实验模型与原型之间应满足的对应量的相似关系,具有沉积条件可控性、沉积模型正演性及模型与原型可对比性等特点。沉积模拟实验装置主要由水槽、活动底板、升降装置等组成,升降装置的作用是控制活动地板的抬升或降低。
中国专利说明书CN204129024U公开了一种活动式沉积模拟实验底板,以实现沉积模拟实验池底形升降。将实验底板设置在模拟池内的支撑部件上方,在实验底板上开设升将孔,升降杆与升降孔通过螺纹连接,支撑部件的外围设有弹性密封件,升降杆的周围与模拟池相互隔离,通过转动升降杆来抬升或降低实验底板。
这种活动式沉积模拟实验底板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其一,在转动升降杆时,需要在模拟池内升降杆的上空设置站立平台,供工作人员站立;其二,支撑部件需要较大的空间来容纳钢珠,才能使实验底板升降幅度较大;其三,测量标尺设置在实验底板上,在沉积模拟实验时,容易被水或泥沙淹没而起不到记录升降幅度的作用;其四,升降杆作为模拟池的一部分,对液体的流动形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增大了实验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液压驱动装置的沉积模拟实验底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基于液压驱动装置的沉积模拟实验底板,包括活动底板以及控制活动底板升降的多个液压驱动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活塞缸,所述活塞缸为由竖直钢管和水平钢管组成的L型连通结构,所述活动底板设置在升降槽内的竖直钢管上方,所述水平钢管的一端延伸出升降槽外;所述竖直钢管内设有第一密封活塞,所述第一密封活塞顶端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伸出竖直钢管外且与支撑凹槽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外围设有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的下边缘与竖直钢管的端面边缘密封连接,所述弹性密封件的上边缘与支撑凹槽的下边缘密封连接,所述支撑凹槽内插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伸出支撑凹槽外并与活动底板的下边缘焊接;所述水平钢管内设有第二密封活塞,所述第二密封活塞的一侧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延伸出水平钢管端面外;所述第一密封活塞与第二密封活塞之间填充满轻质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插接在带刻度卡槽的卡板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带刻度卡槽内插接有数块厚度不相同的卡板。
再进一步地,在所述带刻度卡槽远离活塞杆的一侧的地面上设有固定挡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竖直钢管的顶端端面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开设有升降杆孔,所述升降杆套穿在升降杆孔上。
还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底板由数块多边形底板件拼接而成,所述底板件之间留有空隙。
还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件为三角形。
还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件上铺有透水毛毡。
还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槽一侧设置有实心槽,所述实心槽与升降槽位于同一高度且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活动底板设计为独立于升降槽底部的活动式底板,活动底板由数块底板件拼接而成且底板件之间留有空隙,使得活动底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相通,减小了活动底板下方升降杆的承受压力,降低了对升降杆强度的要求;将水平钢管的一部分设计在升降槽外,在沉积模拟实验时,可在升降槽外推动活塞杆,带动升降杆上升或下降,弹性密封件伸长或收缩,使得活动底板抬升或下降,方便操作;将连接块与活动底板焊接后插接到支撑凹槽内,便于安装和维修;第一密封活塞与第二密封活塞之间填充满轻质油,既可以充当能量传递的介质,也可防止竖直钢管和水平钢管生锈;将活塞杆与插接在带刻度卡槽的数块厚度不相同的卡板抵触,在带刻度卡槽一侧的地面上设有固定挡板,通过增加或减少厚度不相同的卡板,可精确控制活塞杆的活动行程,从而更精细地控制活动底板升降高度,保证沉积模拟实验的真实性;活动底板上铺设透水毛毡,防止泥沙泄入升降槽的底部;竖直钢管的顶端端面焊接有支撑板,防止因活塞杆的活动行程过大而导致将升降杆推出竖立钢管的端面外;升降槽一侧设置有实心槽,两者位于同一高度且相连,实心槽可起到铺设地形或者实验人员站立等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竖立钢管和活动底板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77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