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墨渗透微粉抛光砖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7837.7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8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军;刘荣勇;黄玲艳;萧礼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5 | 分类号: | C04B41/85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5282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墨 渗透 抛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渗透微粉抛光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陶瓷装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者对建筑装饰材料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建筑装饰材料行业的发展。近几年,随着喷墨打印技术的引进,使得与此相关的产品如仿古砖、抛晶砖、抛釉砖等的装饰效果有了本质上的飞跃,可以逼真再现设计师的设计和真实石材的质感。但也存在一些难克服的缺陷:如这些产品耐磨性不够,公共场所应用不够广泛。微粉布料抛光砖具有防污性、耐磨性好等优点,但是微粉布料抛光砖目前的装饰效果又不及喷墨打印的陶瓷产品,原因是受限于布料车很难模拟天然石材的形成过程,装饰的纹理不够精细,色彩不够丰富。因此,如果能将喷墨产品图案随机变幻和微粉布料抛光砖的优点相结合,则将使陶瓷砖具有更好的装饰效果且具有防滑耐磨的优点。
CN104193415A公开了一种陶瓷砖泥坯的制造方法,采用了微粉布料和喷墨打印,但是其在微粉布料成型之后、喷墨打印之前,还需在砖坯上布施一层透明釉,工艺较为繁琐,其靠抛坯抛出纹路,且表面不平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渗透喷墨与微粉布料相结合以制备具有优异的装饰效果和防滑耐磨性的陶瓷砖。
在此,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粉抛光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经微粉布料、压制成型制备微粉坯;
对微粉坯进行抛坯处理,抛坯厚度为0.6~1.0mm;
将经抛坯处理的微粉布料坯体进行喷墨渗透、烧成、表面再抛光,得到所述喷墨渗透微粉抛光砖。
本发明结合了渗透产品纹路层次感强、喷墨印刷产品图案随机变幻和微粉布料抛光砖的优点,可以使图案立体感更强,纹理更加多样化。而且,在喷墨渗透之前先把微粉坯抛0.6~1.0mm,使微粉布料图案与喷墨图案在同一平面上紧密结合,便于后面抛光工序的进行。本发明将微粉布料与喷墨印刷相结合的技术且其抛坯厚度为0.6~1.00mm,不需要在砖面上布施透明釉,靠抛坯的厚度来展现图案的纹路,而且要抛得越平整越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喷墨渗透微粉抛光砖在墙面砖地面砖都可使用,特色鲜明,附加值高,将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应及经济效益。
较佳地,所述微粉布料坯体中,微粉面料的配方为:按重量计,烧失量(IL):3.0~6.0%;SiO2:65~72%;Al2O3:17~22%;Fe2O3:0.4~0.8%;TiO2:0.1~0.4%;CaO:0.5~0.8%;MgO:0.5~1.0%;K2O:1.5~4.0%;Na2O:1.5~4.0%。
较佳地,微粉布料的面料层小于坯体厚度的三分之一。
较佳地,喷墨渗透时,喷墨助渗剂通道为1~2个。
较佳地,还包括干燥处理,所述干燥处理在抛坯处理之前、抛坯处理和喷墨渗透处理之间、或喷墨渗透处理之后进行。
较佳地,喷墨渗透时,砖坯温度为<45℃,优选为35~42℃。较佳地,所述喷墨渗透的渗透深度为2~4mm。
较佳地,表面抛光时,抛光厚度介于抛微粉砖厚度和抛全抛釉砖厚度之间。
较佳地,表面抛光时,抛光厚度为1.0~2.0mm。
较佳地,烧成温度为1200~1250℃,烧成周期为50~90分钟。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喷墨渗透微粉抛光砖。
本发明的喷墨渗透微粉抛光砖是一款集喷墨渗透、微粉抛光砖所有优点于一身的跨时代产品,该产品图案层次感强、柔和不生硬、色彩鲜艳丰富、防滑耐磨。另外由于该产品表面的质感,特色鲜明,可广泛用于酒店、机场、超市、家庭客厅及背景墙的墙地面装饰,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一个示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2示出本发明一个示例的制备方法中的烧成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下述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理解,附图及下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渗透喷墨与微粉布料相结合,使图案立体感更强,纹理更加多样化。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工艺可以包括:制备粉料、微粉布料、压制成型、抛坯处理、喷墨渗透、烧成、表面抛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78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64B66B编码系统的前向纠错
- 下一篇:一种可传递拉压力的扭转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