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左前座椅后安装支架分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8361.9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9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瑞林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05 | 分类号: | B60N2/0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安装 支架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装支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左前座椅后安装支架分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支架是座椅的重要组成构件,其结构及舒适程度关系着整个座椅的综合性能,由于现有的安全带固定钣金件设置在坐垫右支架之下,导致坐垫左支架和坐垫右支架为不对称布置,使得坐垫左支架和坐垫右支架的模具要分别开模,增加了模具成本。同时,由于司机驾车前往往通过调节座椅支架而控制整个座椅作前、后等各方向的移动,从而寻找到最佳的驾驶位置,达到更高的驾驶安全性,尤其是对于长途车或商务车更为重要。但现有的座椅支架由于结构及生产工艺的限制,其加工生产的座椅支架固定不牢,在运行过程中容易调节控制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左前座椅后安装支架分总成,尤其适合坐垫左支架和坐垫右支架的完全对称布置,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左前座椅后安装支架分总成,包括左前地板本体、中央通道、座椅安装组件,所述左前地板本体上设有所述中央通道,所述座椅安装组件与所述中央通道通过连接孔相连接,所述座椅安装组件包括前安装组件和后安装组件,所述前安装组件的左侧、右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安装孔、第二固定安装孔,所述后安装组件上设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的上表面和所述主体支架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上垫片和下垫片。
所述前安装组件与所述后安装组件通过凹槽相连接。
所述前安装组件、所述后安装组件分别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分别设有第三固定安装孔、第四固定安装孔。
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前安装组件连接处均设有直线形加强筋。
所述主体支架上设有曲面形加强筋。
所述中央通道与所述左前地板本体连接处设有纵向环形加强筋。
所述纵向环形加强筋垂直设有横向环形加强筋。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椅安装组件与中央通道通过连接孔相连接,结实紧靠;安装加强组件、加强筋等,不仅加强了左前排座椅安装支架和左前排地板的强度,并且为前排地板增加了横向支撑,降低前排座椅侧翻值,提高汽车的侧碰性能;第一固定安装孔、第二固定安装孔能将本发明牢牢固定在汽车的相应位置,防止发动机震动过程中引起的支架跑偏、线束偏移,使得第一固定孔在拧紧受力时不会发生旋转,进而方便第二固定孔的定位安装;前安装组件与后安装组件通过凹槽连接,紧固,连接更加紧密;上垫片、下垫片的设置保障了安装的齐整性。本发明提高汽车座椅前排安装点的强度和安装位置精度,并且连接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大大增大,另外,各部件冲压成型容易、加工能耗低,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连接孔2、前安装组件3、后安装组件
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第一固定安装孔
7、第二固定安装孔8、加强组件9、凹槽
10、直线形加强筋11、曲面形加强筋12、第一固定板
13、第二固定板14、第三固定安装孔15、第四固定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中,1为连接孔,2为前安装组件,3为后安装组件,4为第一连接板,5为第二连接板,6为第一固定安装孔,7为第二固定安装孔,8为加强组件,9为凹槽,10为直线形加强筋,11为曲面形加强筋,12为第一固定板,13为第二固定板,14为第三固定安装孔,15为第四固定安装孔。
实施例1
一种左前座椅后安装支架分总成,包括左前地板本体、中央通道、座椅安装组件,所述左前地板本体上设有所述中央通道,所述座椅安装组件与所述中央通道通过连接孔1相连接,所述座椅安装组件包括前安装组件2和后安装组件3,前安装组件2的左侧、右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安装孔6、第二固定安装孔7,后安装组件3上设有加强组件8,加强组件8包括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的上表面和所述主体支架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上垫片和下垫片。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瑞林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瑞林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83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