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杂种落叶松微扦插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8994.X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9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攻;孙晓梅;李魁鹏;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1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泳历 |
地址: | 10009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种 落叶松 扦插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种落叶松微扦插育苗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扦插材料:从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杂种无性系植株上采集当年生嫩枝,灭菌;(2)诱导生根:采用两步生根法进行,即:将灭菌后的嫩枝在含有生长素的改良L9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后,再将嫩枝转入不含生长素的改良L9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整个过程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扦插,显著提高了杂种落叶松插穗生根率,嫩枝生根率高达85.0%以上,30天左右可见不定根,平均每株生根根数为11条,有效缩短了优良种植材料的育苗周期,扩大了繁殖系数,开创了杂种落叶松优良种苗培育的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种落叶松微扦插育苗方法,属于林业遗传育种领域。
背景技术
落叶松是松科的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以及华北、西南的高山地区,是我国重要速生用材树种和生态造林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早期速生、成林快、病虫害少等优点。日×长杂种落叶松由于聚合了日本落叶松母本的速生性和长白落叶松父本的环境适应性,从而在生长、抗性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超亲杂种优势。但受种间花期不遇、种子丰欠年等因素影响,通过人工制备杂种种子方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国内外对华北(L.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长白(L.olgensis Henry)、兴安(L.gmelinii(Rupr.)Rupr.)、日本(L.kaempferiLamb.Carr.)等落叶松的体胚发生、芽增殖和植株生根等组织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吕守芳,2005;吴克贤,1996;齐力旺,1996;Ewald,2007;Lin,2004),而培养材料的基因型和培养基成分是影响落叶松组培成功与否的关键。以芽为外植体的直接发生途径获得的植株具有遗传稳定性好、自然变异频率低、适应性强和移栽成活率高等优点。但芽增殖系数和不定根诱导率低一直是制约落叶松器官直接再生途径——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
无性繁殖技术的发展,为杂种利用开辟了一条高效新途径,并形成了以人工控制授粉有性配制目标杂种为基础、采穗圃经营为主体、扦插繁殖利用为手段的落叶松杂种利用技术体系(王笑山,2000),突破落叶松插穗生根困难的技术瓶颈,实现了落叶松无性扦插繁殖。但落叶松扦插需要用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作插穗,目前生产中的技术应用只能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初进行一次性户外扦插,受到树龄、部位、季节和取材数量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扦插育苗数量无法满足市场对于落叶松良种种苗的需求。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落叶松扦插育苗方法,提高不定根诱导率和芽增殖系数,从而大量培育具有超亲杂种优势的落叶松种苗,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领域存在的不足和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杂种落叶松微扦插育苗方法,该方法提高了嫩枝的不定根生根率,有效缩短了育苗周期。
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杂种落叶松微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扦插材料:从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杂种无性系植株上采集当年生嫩枝,灭菌;
(2)诱导生根:采用两步生根法进行,即:将灭菌后的嫩枝在含有生长素的改良L9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后,再将嫩枝转入不含生长素的改良L9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整个过程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89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提高草莓高架基质栽培定植成活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压水射流伐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