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9558.4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1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新瑞奇节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5128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产品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LEDpanel):LED就是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缩写,简称LED。它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其大概的样子就是由很多个通常是红色的发光二极管组成,靠灯的亮灭来显示字符。用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行情、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屏幕。
LED显示屏主要有以下特点:
1、亮度高:户外LED显示屏的亮度大于8000mcd/m2,是目前唯一能够在户外全天候使用的大型显示终端;户内LED显示屏的亮度大于2000md/m2。
2、寿命长:LED寿命长达100,000小时(十年)以上,该参数一般都指设计寿命,亮度暗了也算。
3、视角大:室内视角可大于160度,户外视角可大于120度。视角的大小取决于LED发光二极管的形状。
4、屏幕面积可大可小,小至不到一平米,大则可达几百、上千平米;5、易与计算机接口,支持软件丰富。
LED的发光颜色和发光效率与制作LED的材料和工艺有关,目前广泛使用的有红、绿、蓝三种。由于LED工作电压低(仅5V),能主动发光且有一定亮度,亮度又能用电压(或电流)调节,本身又耐冲击、抗振动、寿命长(10万小时),所以在大型的显示设备中,目前尚无其他的显示方式与LED显示方式匹敌。
在LED显示屏应用过程中,显示屏的模组供电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虑因素,LED显示屏的工作需要有稳定的电压电流,如果电压电流不稳定,会造成瞬间电流冲击,损坏LED灯,造成LED灯死点现象,影响了整个LED显示屏的应用,因此,对电源的稳定性要求是非常高的。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开关电源本身的品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电源不合理布局,经常会造成LED显示屏显示不稳定的现象,电源的干扰很难消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源不稳定造成LED灯工作过程中出现死点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驱动电路,包括LED灯和驱动芯片,所述LED灯包括一组红色LED灯、一组绿色LED灯、一组蓝色LED灯,每组LED灯均包括多个串联的LED灯组,每组LED灯均连接一个驱动芯片,驱动芯片的每一个信号输出脚各与一个串联的LED灯组连接,其中,每一组串联的红色LED灯与电源之间均串联一个限流电阻,所述电源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之间连接电压跟随器,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连接LED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
所述驱动芯片包括8个或16个驱动信号输出脚、一个控制信号输入脚、一个控制信号输出脚、一个片选输入脚、一个锁存信号脚、一个时钟信号脚,其中,三个驱动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入脚、输出脚依次串联连接。
每个LED灯组包括2个、4个或8个LED灯。
所述LED灯为贴片LED灯或插件LED灯。
所述限流电阻的阻值为50欧~100欧。
所述驱动芯片为台湾聚积科技公司的MBI5024或MBI516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电源的输入端口增加一个电压跟随器,使得输入至LED驱动电路的电源保持稳定,避免电源干扰或电流冲击造成LED灯的损坏,提高了LED显示屏的稳定性。
2、通过在红色LED灯组上串联一个电阻,有效地起到分压的作用,减小对红色LED灯的冲击,增加使用寿命,有效减小了死点率的发生。
3、串联50欧~100欧之间的电阻,能够有效起到分压的作用,同时不影响正常的红色LED灯的亮度。
4、MBI5024芯片是台湾聚积科技专门针对LED显示屏控制推出的一款性能高,成本低的芯片,用于该类型的LED显示屏控制能够实现其显示需求,同时降低了整屏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新瑞奇节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新瑞奇节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95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