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9657.2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7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桂;黄俊捷;许兆辉;刘聃;梁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碳纤维 复合材料 传感器 | ||
1.一种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压转换结构、多根碳纤维棒(3)、夹持装置,所述拉压转换结构包括至少4根刚性外弦杆(1),所述外弦杆(1)相互交叉布置,两根外弦杆(1)重叠的部分相互铰接,构成至少一个形状可变的四边形,所述外弦杆(1)上构成所述四边形边框的部分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包括上层外弦杆(101)、下层外弦杆(102),上层外弦杆(101)与下层外弦杆(102)之间留有缝隙,所述上层外弦杆(101)、下层外弦杆(102)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2)、且上层外弦杆(101)、下层外弦杆(102)上的通孔(2)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至少一根碳纤维棒(3)的两端端部延伸至上层外弦杆(101)与下层外弦杆(102)之间留有缝隙、并通过夹持装置固定在所述通孔(2)中;一个所述四边形中的多根碳纤维棒(3)首尾通过导线(9)电联接组成串联电路;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上层夹持钢片(5)、下层夹持钢片(6)、紧固螺栓(7),所述上层夹持钢片(5)、下层夹持钢片(6)均为中间具有矩形凹槽的长方形钢片,所述矩形凹槽背面设有铰接轴(4),所述矩形凹槽的两边设置有螺栓孔;
所述上层夹持钢片(5)、下层夹持钢片(6)相向设置、通过所述铰接轴(4)铰接于所述上层外弦杆(101)、下层外弦杆(102)的通孔(2)中,所述碳纤维棒(3)的端部位于所述上层夹持钢片(5)、下层夹持钢片(6)的矩形凹槽中,所述上层夹持钢片(5)、下层夹持钢片(6)由紧固螺栓(7)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夹持钢片(5)和下层夹持钢片(6)之间的凹进宽度必须大于上层夹持钢片(5)和下层夹持钢片(6)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可变的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夹持钢片(5)和下层夹持钢片(6)的夹持面应做打磨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弦杆(1)间的铰接处、上层夹持钢片(5)、下层夹持钢片(6)的铰接轴(4)与上层外弦杆(101)、下层外弦杆(102)的通孔(2)的铰接处涂润滑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弦杆(1)构成多个形状可变的四边形,所述多个四边形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弦杆(1)构成多个形状可变的四边形,所述多个四边形构成一个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96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镊
- 下一篇:一种基于液体变焦透镜的火焰三维温度场测量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