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压装工具及装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0699.8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2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胡敏;裴永卫;管兴坚;刘丽华;万建平;郑响东;丁亚昕;贺颖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6 | 分类号: | B25B27/06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工具 装配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压装工具,属于机械装配工具技术领域,针对轴承与孔之间存在过盈配合的情况,特别是针对有同轴度要求的两孔之间的轴承压装工具和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轴承安装的好坏与否将影响到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的结构、尺寸和与轴承座孔的配合性质而定,传统的安装方法包括压入配合法、热装配法和冷装配法。
当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配合紧密时,压力应直接加载紧密配合的套圈端面上,采用直接按压的方式容易损坏轴承的精度,也会破坏与之配合的表面精度,容易造成轴承安装好之后不能使用的情况。而采用加热安装的方式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则需要加热轴承座,装配过程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对于质量和体积较大的部件来说十分不适合,装配成本高。冷装配法和热装配相似,装配过程繁琐、装配成本高。
采用压入配合法,使用适当的压装工具,对于安装关节轴承来说过程简单,对轴承的损坏小,而且不会擦伤配合表面。
发明内容
当轴承与孔之间存在少量过盈配合时,一般的装配方法或者装配过程繁琐、装配成本高,也存在破坏轴承精度和擦伤配合表面的情况。根据轴承的结构,为了保障轴承的精度指标和使用寿命,针对一般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压装工具和装配工艺,可以简单快速地装配好轴承,避免损坏轴承精度和破坏配合表面,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装配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压装工具,包括压力轴、定心套筒、六角螺母、卡位垫圈、占位套筒、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轴设有压力轴与大轴承外圈接触面和压力轴与大孔端面接触面;对于两个有同轴度要求的轴承座孔,以轴承座体表示,将压力轴穿过轴承座体的大小两孔;装配大轴承时,定心套筒和六角螺母套在压力轴上,以定心套筒的定心面定心,用扳手旋转六角螺母,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而压力轴顶住了大轴承外圈,且定心套筒在小孔处进行了卡位,从而使得大轴承慢慢被拉进轴承座孔处;装配小轴承时,以装配好的大轴承定心,利用压力轴与大孔端面接触面进行了卡位,取出定心套筒,换上小轴承、卡位垫圈、占位套筒和垫圈,同样用扳手旋转六角螺母,慢慢将小轴承挤进轴承座孔中,压装过程中卡位垫圈用来保证小轴承的压入量不至于过多。
一种轴承压装装配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1).清洗所有零件,并吹干。
2).调整环境温度至20±5℃,利用轴承力矩扳手检测大小轴承的无载旋转力矩,并做好记录;
3).再结合轴承安装孔选配轴承,保证轴承安装孔内径及轴承外圈外径为过盈配合。
4).装配大小关节轴承,安装时应保证压头垂直压在轴承的外圈端面上。保证其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并对重要尺寸要素做好实测记录。
5).接着测定轴承旋转力矩,旋转力矩的大小按上下平均值及左右平均值进行检查,如若旋转力矩大小符合要求则装配结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利用本发明中的工具和装配工艺来压装轴承,能够简单快速地装配好轴承,对于少量过盈的情况,一般的装配方法是将轴承直接敲进轴承座孔中,本发明工具避免了破坏轴承精度和擦伤配合表面的情况,保障了轴承的精度和使用寿命,能降低装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压力轴结构示意图。
图2.定心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3.六角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4.卡位垫圈结构示意图。
图5.占位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6.垫圈结构示意图。
图7.轴承座体结构示意图。
图8.压装大轴承示意图。
图9.压装小轴承示意图。
图中1.压力轴,2.压力轴与大轴承外圈接触面,3.压力轴与大孔端面接触面,4.定心套筒,5.定心面,6.六角螺母,7.卡位垫圈,8.卡位面,9.占位套筒,10.垫圈,11.轴承座体,12.大轴承,13.小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7所示,一种轴承压装工具,包含的压力轴(1)、定心套筒(4)、六角螺母(6)、卡位垫圈(7)、占位套筒(9)、垫圈(10),用于安装轴承于有同轴度要求的轴承座孔之中,所述压力轴(1)设有压力轴与大轴承外圈接触面(2)和压力轴与大孔端面接触面(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0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钉枪
- 下一篇:一种螺丝安装用夹持器